“有速度,更有温度”,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5-08-22 19:01:0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作者: 王春

冯妍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专利申请最快只要30个自然日、云端办税节省人力近三成……今年8月是上海市第五个“政府开放月”,主题是“优化营商环境”。8月21日,记者走进上海市黄浦区税务局和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了解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省时、省力、省心的具体举措与成效。

在黄浦区税务局三楼大厅,十多个办事窗口超过三分之一是关闭的。“随着办税服务转型升级,我们的窗口业务逐步减少,人员能够去做其他业务。”“政府开放月”讲解人员说。据介绍,黄浦区税务局今年7月份的窗口业务量相比去年7月,同比下降了近20%。

记者看到,在云端办税系统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话框、视频对话等方式,远程对接企业办税人员或其他地区的税务部门。上海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税务经理陈舫说:“公司门店众多,经营情况变更频繁,以前几乎每周都要跑税务局。通过远程连线对接,人力成本省了近三成。”将税费业务办理渠道和人工辅导渠道相结合的线上征纳互动平台,则进一步解决了一些如远程授权等以往必须线下解决的问题。上海市室内装潢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潘敏洁说:“我们建筑类企业外建项目遍布不同省区市,个税代扣代缴密码发放等业务,因授权问题不能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上直接办。现在通过征纳互动平台,核验相关信息后就可以远程受理。”据悉,黄浦区税务局目前90%以上的业务都能在线上办理。

当前,上海市税务部门积极推进办税服务厅转型工作。截至7月,该市综合办税服务厅窗口总量缩减27%,窗口办件量下降33%,征纳互动人工服务量上升209%,远程办件量稳定增长。

上海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副处长嵇方表示:“上海市税务局以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为导向,在‘云端办税’上积极探索,拓展征纳互动服务,缩短服务半径,实现线上、线下贯通,让税费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在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办事大厅,蓝色的巨幕上显示着上海不同分区专利预审件数的实时数据。“通过中心的专利预审服务,我司发明的专利最快只要30个自然日就能获得授权。”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负责人王露说。专利获得授权即申请人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权,从而保护其创新成果。

创新型企业产品技术迭代快、市场窗口期短,知识产权保护效率极其重要。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2023年2月正式运营,专利申请经中心预审合格,可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快速审查绿色通道,大幅缩短审查周期。“中心会举办很多与专利预审相关的培训,还将我们加入了相关服务微信群,我们提出的问题基本上在1分钟内就能获得响应。”王露说。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服务一部主管应盈介绍,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展备案主体4388家,其中90%以上为民营企业,大部分都为中小微企业。据悉,今年1—7月,该中心共收到预审案件6947件,受理6449件,合格4911件;中心建立以来累计已有超过1万件在预审合格后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审查绿色通道,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从2至3年缩短至3个月。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