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科技红色薪火丨硝烟淬炼民族化工自强精神

2025-08-29 07:51:5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通讯员 郑瑞

在南京长江北岸,一座银灰色的硝酸塔矗立在现代化工厂群中。它是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公司”)的标志性重器,也是民族化工不屈精神的象征。

8月26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南化公司,正值一批新员工在厂史馆接受入职第一课——“重走西迁路”的精神洗礼。在沉浸式展厅里,一张泛黄的图纸讲述着88年前远东最大的化肥企业——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以下简称“永利铔厂”)西迁路线。一幅幅翔实的图片和一件件斑驳的器物,重现了“硝酸塔争夺战”的惊心动魄。

硝烟远去,精神永续。当年为抗战烽火淬炼的化工重器,如今已化作绿色低碳技术的璀璨星河。南化公司用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答卷,诠释着从“实业救国”到“科技强国”的时代跨越。

烽火西迁,实业救国的不屈征程

时光回溯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永利铔厂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宁举丧,不受奠仪!”永利铔厂创办者、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秉持民族大义,不仅以决绝之心严词拒绝日寇的合作要求,而且将生产化肥的部分设备改产硝酸铵炸药,并组织工人制造地雷壳、军用铁锹等物资,送往南京兵工厂,以支援战时急需。

恼羞成怒的日寇,对永利铔厂进行长达两个月的空袭轰炸。为了保存民族化工的火种,永利铔厂总工程师兼厂长、世界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临危受命,在敌机的轰炸下,整理好重要图纸,带上连续两昼夜拆卸的关键设备,踏上了西迁四川的艰难征程。

南化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威向记者展示了档案馆珍藏的西迁史料。这些史料,每一张都承载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它们见证了数千吨设备和上百名技术骨干,在长江急流与险峻山道间,用血肉之躯拖拽着民族工业的命脉勇毅前行。最终,永利铔厂在四川浴火重生,并利用当地井盐制碱。

由于当地井盐质量差、价格高,侯德榜放弃了熟稔的苏尔维制碱法。经过近500次试验后,“侯氏制碱法”于1943年研发成功,食盐利用率从70%飙升至96%以上,废液变化肥,成本骤降40%。

但是,在1941年至1943年抗日战争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谈何容易?历经重重困难,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按照该方案,终于在川西五通桥建成一套试验装置,成功制得纯碱和氯化铵。

这套方案将制碱与合成氨流程合二为一,生产设备简化了,生产流程缩短了,成本也大大降低。一代中国化工人依靠自力更生攀上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高峰。

抗战胜利后,中国民族工业百废待兴。而永利铔厂的硝酸塔等设备被日寇劫掠,侯德榜亲赴日本据理力争、成功索赔。这批饱经风霜的设备终于在1948年重归故土,一直运行到2011年才“光荣退休”。

科技自立,绿色化工的领跑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在永利铔厂基础上组建的南化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走进今日的南化公司厂区,各类环保装置正在高效运转,曾经刺鼻的化工气味被清新空气取代。“战时期间‘命可以丢,实业命脉不能断’的骨气,在新时代的技术挑战下,转化为突破‘卡脖子’的锐气。”南化公司副总经理江洋洋介绍,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生产硫酸所需要的钒触媒依赖进口。1951年,南化公司成功研制出硫酸生产用V1型钒催化剂,这也是新中国首个国产催化剂。

此后,耗时9年研发的C307-M型甲醇催化剂,在国内外100多套装置上应用,市场占有率达30%,并于2024年成功应用在内蒙古化工巨头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80万吨的大型甲醇装置上。

如今,南化公司用永不屈服的精神结出累累硕果:G4级电子级硫酸正在实现对传统产品的换代升级;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南京丝”能吊起港珠澳大桥钢构件;合成氨能耗水平跃居中国石化集团最优,年降本1.28亿元;自研废酸再生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已服务40家系统外企业,经济和环保效益突出……

这些突破,不仅让南化公司在高端化工材料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也用技术改写国际“游戏规则”,为中国化学工业自主可控发展树立了标杆。

20世纪80年代,南化公司就前瞻性进入二氧化碳捕集回收领域。2013年建成中国石化集团首个碳捕集重点实验室,2022年组建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实现年捕集二氧化碳40万吨用于油田驱油增产,南化公司构建了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目前,南化公司开发的膜分离捕集技术捕集率达81%,二氧化碳纯度达96%,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低分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脱碳溶剂法脱碳技术、催化热碱法脱碳工艺在国内外多套生产装置上应用。

回眸再看那座历经沧桑的硝酸塔,与城市高楼大厦相互映衬,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史,也用科技星火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路。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