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龙云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办。8月29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举行天津专场吹风会,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旭表示,天津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全力以赴推进峰会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是上合组织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届时,2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出席相关活动。天津组建市级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担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梳理细化工作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表。目前,全市各项筹备工作全面就绪,天津已经准备好迎接峰会开幕。
在会务筹备方面,天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会议主场馆—梅江会展中心(一期)进行适度提升,优化整体功能和呈现效果。围绕会议、双边会晤、场站迎送、酒店接待、新闻中心、参访活动、交通线路等重要场景,做实做细氛围营造、场地布置等工作,持续打磨礼宾服务、行车抵离、人员动线、场景转换、会务服务等重点环节安排,开展多轮次全要素、全流程、全阵容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压力测试,确保各项服务环环相扣、衔接顺畅。
在综合保障方面,天津从高校选拔998名志愿者,服务峰会多个活动场景。优化服务链条,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持续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道路维护、绿化补植、景观提升等工作,优化海河沿线夜景灯光,设计制作“四海同心”“友谊之花”等公共标识,推动文化中心广场喷泉、满月塔、五大道公园等点位提升。
吹风会上,王旭还介绍了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合作交流情况。近年来,天津充分发挥港口枢纽、产业基础、开放平台等优势,在经贸、人文等领域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了形式多样、务实丰富的交流合作,展现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天津担当”。据统计,今年1—7个月,天津市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达53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同时,货物贸易快速增长、服务贸易深化拓展、吸引投资稳步提升、对外投资不断扩大。
8月28日,峰会新闻中心正式开启,近3000名中外媒体记者将共同见证本届峰会。“科技感”体现在新闻中心的多项服务中。在综合服务台的中央,人形智能机器人“小合”可用中、俄、英三种语言实现人机对话;在新闻中心8K超高清沉浸式互动体验区,中外记者可感受上合组织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在AI数字人多场景即时播报区,智能技术为新闻传播高效赋能。此外,中外记者还可以吃到机器人制作的冰淇淋,收到巡检机器人送的矿泉水,与帕西尼多维触觉灵巧手进行手势互动,看到新松机械臂挥毫泼墨写书法、国网天津电力的自动充电机器人给车辆充电、“圣·宝莲尊”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自主换电和起飞降落。今日俄罗斯记者谢尔盖·邦达连科表示:“来到峰会的新闻中心,我感觉这里非常大,同时拥有很多很方便的科技,为在场的每一位记者都提供了高水平的技术支持。”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