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筑就“绿色长城”  中阿荒漠化防治研讨会凝聚共识

2025-08-29 18:15:2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王迎霞 通讯员 王雯

“我首先建议畅通政府间合作机制,打通荒漠化治理的合作通道……”8月29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雷加强在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专场活动——中阿荒漠化防治交流合作国际研讨会上坦言。当天,他与来自中国、阿拉伯国家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的百余名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一起,围绕“遏制土地退化、携手应对旱区挑战”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经验分享环节,雷加强以《非洲绿色长城建设中的成功案例》为题,介绍了中国技术在非洲沙漠地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他还建议,在对外援助方面应把荒漠化治理当作优先领域,在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加大倾斜和支持力度;科研方面搭建便利可查询的信息平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式库等,同时加强适合当地的模式研发,确保“政产学研经”一体化推进。

国家林草局三北局局长刘冰发表题为《共享治理经验共建美丽家园》的成果分享,系统回顾“三北”工程47年间治沙成果,同时还分享了中国科学治沙的新科技、新技术、新模式,与阿拉伯国家共享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研究员吴波发布《中国荒漠化防治途径与技术》报告,重点推介了中国在荒漠化治理中的先进适用技术,引得阿拉伯代表现场详细咨询技术细节。两位来自巴林和沙特的研修班学员,结合自身在华培训经历,介绍了“中国方案”在本土落地的初步成效。

成果推介环节,中阿荒漠化防治交流合作国际研讨会上集中推出“固沙利器、修复样板、产业样板”三大技术成果,详细介绍了可装备化刷状草方格研发进展、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的原理与实践、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发展现状和未来构想。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和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动能。

“中阿干旱区治理经验高度互补,双方合作将为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提供示范样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科学、技术和创新项目部官员郭瑜富指出。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摄)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