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通讯员 刘思思
8月29日,中建五局四川区域总部基地一期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这一位于成都市未来科技城核心区的重大工程全面进入运营准备阶段。
作为成都未来科技城首个落户的总部级项目,该基地总建筑面积达4.9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整合中建五局在川数十家单位、近1000名员工集中办公,有力助推中建五局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据悉,该项目从设计到建造全面贯彻“低碳建筑”理念,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标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行业示范。在材料层面,大量采用中建五局自主研发的绿色建材,如“中建埃礞石”,比传统人造石板材降低碳排放60%;“中建希好斯”等产品也广泛应用于建筑立面与室内装饰。同时,项目创新集成光伏幕墙、光伏百叶及光伏栏杆等发电系统,年发电量预计达30万度,有效实现能源自给。
在建造方式上,项目全面采用装配式技术,主体结构、管线系统、室内装修及市政园林四大体系综合装配率达到52%。通过应用不出筋开槽型叠合板、超高性能混凝土楼梯等新型构件,实现结构自重降低50%、承载力提高200%,并显著提升施工质量与速度。其中,自主研发的“错位互锚”非套筒连接技术,突破传统钢筋搭接工艺,具备强锚固、高耐久和施工便捷等优势。
此外,项目还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实现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一体化。依托BIM协同平台与智能审查系统,完成机电与装饰一体化设计;通过智慧物流与自动化生产线,确保预制构件精准交付。施工现场广泛应用建筑机器人和无人塔吊系统,施工效率提升5.6%;建立的智能养护系统和物联网监测平台,可对混凝土试块进行远程监控,实时采集水电能耗与设备运行数据,构建起全过程可控的智慧工地体系。
在建成后的运营阶段,项目将打造中建五局全国数据运营中心,集成智慧楼宇、智能安防、智慧停车等30余项数字应用,通过统一平台实现各子系统联动管理与能源优化,预计整体节能率达到10%。
记者了解到,中建五局四川总部基地不仅是现代化商务办公新地标,更通过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展示了绿色设计、低碳建造与智慧运维相结合的新型建筑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低碳解决方案,深刻呼应了国家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战略。
(中建五局三公司西南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