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颉满斌 通讯员 王雯
8月29日,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专场活动——人工智能技术推介对接会在宁夏银川举行。作为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的重要载体,对接会吸引来自中阿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的150余名代表参会,通过政企研多方参与的对接模式为中阿AI深度合作铺路,其中联合实验室落地意向成为核心亮点。
会上,中阿双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共识逐步清晰——阿尔及利亚国立高等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巴驰尔•阿卜杜拉姆立克通过视频连线明确表达共建联合实验室的意愿,计划与中方携手推进大模型安全治理与垂直场景落地,标志着双方AI合作从前期交流“握手”迈向深度协同“联姻”。同时,中移联算力生态联盟执行理事长高伟发布《中国人工智能生态发展报告》,系统阐述“技术—产业—政策”协同路径,为联合实验室建设及双方长期合作提供战略指引。
为夯实AI合作基础,本次对接会聚焦“基座—场景—生态”全链条,全方位展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重点推介7项技术底座成果,发布8项行业应用技术,集中展示涵盖超大规模模型、云边端一体化安全框架、中国电信星辰智能体平台在内的15项最新成果,覆盖能源、医疗、交通等阿拉伯国家高度关注的重点领域,获得参会代表积极反馈。
宁夏也明确了在中阿AI合作中的定位——将依托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持续强化政策保障、场景赋能和平台协同,把银川打造成中阿人工智能“技术路演厅”和“创新孵化器”,为联合实验室落地及后续合作提供场景与平台支撑。
“此次博览会是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型展览,许多技术和项目让人印象深刻。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构建、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等方面的合作很有前景,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针对阿拉伯语言和文化的特性进行本地化也是重要课题。”阿盟阿拉伯农业发展组织创业办公室主任欧萨迈·瑞斯对此表示。
在后续交流中,各方代表围绕中阿AI联合实验室落地细节及人才联合培养的协同模式、跨境数据治理的实践难点、场景示范推广的覆盖范围等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探讨,推动多项合作意向达成初步共识,将进一步赋能“一带一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