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8月29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海南省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的筹办情况。今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海南将以“科普潮涌自贸港,创新驱动向未来”为主题,构建“1+N”活动体系,组织765场次系列科普活动。
“1”是指主场活动,将于9月5日至7日在儋州市体育馆举办。启动仪式上,将推出《热土当歌》《科普的翅膀》《未来作答》等原创科学文化作品,还将直播连线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开展“深海科普主题课堂”,组织潜航员、深海科学家与青少年群体开展“深蓝对话”。主场活动期间,将设置“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成果展,组织近100家单位带来超1000件展品,并举办8场科普大舞台表演秀和“元想小课堂”系列现场研学活动。
“N”是指全省联动。这个9月,海南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纲要办)成员单位,各市县,各省级学会(协会)、园区(企业)科协、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小院等,将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卫生健康、食品安全、防灾避险等公众关注热点,开展765场次科普活动。
其中,海南省科协和纲要办成员单位将推出20项主题活动,如自贸港公民科学素质大赛、万名大学生基层科普行等。各市县将依托地域文化、产业优势与群众需求,组织开展320场次特色化、全域化科普活动,如海口“科普零距离”、三亚北斗定位闯关乐跑亲子赛等。社会力量也将推出专业化、多样化活动,116家省级科技社团、120个科普教育基地等将立足自身专业领域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
此外,今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期间,儋州市将融入本地特色,组织餐饮企业参与美食科普展,发动重点科技企业、科技小院及科普教育基地参与科普创新成果展,展示儋州洋浦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面貌。
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将每年9月设立为全国科普月,这标志着原“全国科普日”正式升级为“全国科普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