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5-08-31 14:48:1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8月31日,以“向海图强 能创未来”为主题的广东海洋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表示,广东愿携手各方,充分发挥海的优势、挖掘海的潜力,推动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文化深度交融、海洋生态持续改善。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251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一,建成集风电研发、制造、安装、运维、检测为一体的海上风电产业链。

据了解,在海上风电领域,中广核阳江500千伏海上风电无功补偿站、南方电网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明阳天成号”双转子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等一批首创性科技成果在广东落地。与此同时,广东亦在深海油气开发、海工装备、氢能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多种技术走在世界前沿。

中广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立刚介绍,中广核积极响应国家海洋能源发展战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粤东首个超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打造出“伏羲一号”风渔融合平台,与汕尾市共建红海湾实验室,一批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海洋能源发展奠定坚实技术根基。

近年来,广东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探索海洋能源融合发展新路径。一场以“绿色能源+蓝色粮仓”为核心的海洋资源立体开发革命,正在重塑广东海洋经济的战略版图。

据介绍,全球单体最大抗台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建成投放首期鱼苗,全球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已持续示范运行六载春秋,这些标杆项目与“湛江湾1号”“恒燚1号”“海威2号”“明渔一号”共同构成“粤海粮仓”矩阵。

不仅如此,广东还构建起风、渔、旅及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的产业链条。这些创新模式不仅延展出“能源-养殖-冷链-文旅”的融合发展轴线,更催生出“风电-制氢-甲醇-航运”的绿色能源产业链。

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武表示,他们正积极探索海上“能源+”,以协同发展理念为引领,躬身实践,因地制宜开展风渔融合、核风光融合、综合能源岛等三种海上能源融合模式,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方案。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表示,“十五五”是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海洋能源将是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要强化工作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持市场化发展,推动我国海洋能源产业迈上新台阶,为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屏障、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当日,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与深圳港集团有限公司就“绿色船燃产供销一体化战略合作项目”等项目签约,并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船燃产业创新联合体。

此外,大会还进行主题报告演讲、优秀科创项目路演、广东新型能源体系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典型项目分享等。

本次大会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能源局指导,中国广核集团主办,来自政府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发企业、产业链企业超400名代表参会。

(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