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怡璇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8月27日—31日,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管道公司)携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历时5天,在705新能源试验基地完成“起伏管段甲醇与汽油顺序输送环道试验”,标志着我国甲醇新能源管道输送技术在复杂地形应用上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试验累计开展8组不同工况测试,采样142个,不仅为后续精准预测混油量、优化混油切割方案筑牢数据基础,更对制定甲醇管道输送工艺规程具有指导价值。
作为国家管网集团“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甲醇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科研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今年5月,项目组已率先攻克“水平管道不同流速下汽油与甲醇顺序输送”技术难点,为此次“起伏地形”更复杂场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较于水平管道,起伏地形会直接影响输送过程中混油界面的发展规律,是甲醇规模化管道输送需突破的核心瓶颈。项目组深度结合实验室小型环道装置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重点聚焦“管道起伏”变量,一方面深入研究25度、40度、60度单起伏坡度管道及25度与40度连续起伏坡度管道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覆盖每秒0.8米、每秒1.0米等不同流速,以及3分钟、60分钟等不同停输时间的复杂工况,同步对比汽柴油输送试验结果,为甲醇燃料适配复杂管道场景提供了关键数据。
为确保试验数据真实可靠,西部管道公司专门为试验平台管道加装保温层,优化升级盲端隔离阀、透明观察视窗及起伏管段结构,从源头消除外界干扰;多次组织行业专家审查平台动火改造方案与试验实施方案,反复打磨流程细节,通过优化工艺流程、简化现场操作减少盲管段影响,精准计算取样时间确保数据有效性,全方位筑牢试验“安全线”与“精准线”。
试验过程中,项目组创新采用“高速摄像系统+在线流量密度监测+混油段精准追踪取样”组合技术手段,成功捕捉到模拟真实工程场景下的核心数据,包括起伏管段停输后混油扩展规律、管道再启动时的压力波动特性等一手资料,为后续技术研发提供了依据。
据悉,该试验成果将进一步推动甲醇与汽柴油顺序输送全套技术体系完善,未来不仅能为我国甲醇新能源大规模、长距离管道输送提供关键技术保障,更将助力国家管网集团管道资产高效利用,为国家绿色能源转型战略落地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