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林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这个夏天,北京林业大学鳞翼生态方舟实践团的同学和老师们度过了一个忙碌的暑假。
这支由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英才计划高中生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程瑾、韩鹏,副教授张浩林和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书记胡庆的带领下,走进了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鱼子山村,围绕当地红色历史、自然生态与蝴蝶文化,开展科学调查、研学互动、助农推广、文化交流等多种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在鱼子山村创造力教室,实践团打造多场“蝶”主题科普盛宴。面向村民与游客,团员们生动讲解蝴蝶翅膀背腹差异、雌雄二型性、季节二型性等知识,展示82只、涵盖16种蝴蝶的艺术标本,并设置干花拼贴蝴蝶团扇设计、琥珀标本制作、蝴蝶主题绘画等体验环节。来参观的孩子们围在捕蝶网旁观察蝶类形态,沉浸在“触摸自然、感知科学”的氛围中。同时,团队还精心编制图文并茂的《研学科普手册》,开发“蝴蝶知识”APP,进一步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大众可知可感的科普内容。
在成果展览中,团队将科学与艺术融合,制作的所有蝴蝶标本均经过精心设计、排版,每个标本框对应一个主题并与一个台卡配对。例如,蛱蝶科标本参考欧洲博物画设计排版,在保证直观的前提下具有复古美感;而用白钩蛱蝶与桃核组成的无穷符号,则以简洁的线条展示着生态文明建设与鱼子山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魅力。
为助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与农产品推广,实践团还开启两场特色助农直播。在由废弃电站改造的电站美术馆内,队员们介绍场馆历史与策展亮点,同步解答网友关于地址、展览时长的疑问,顺势推介鱼子山村旅游路线。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还与北京服装学院团队开展深度交流,推动自然科学与艺术设计有机融合。鳞翼生态方舟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既是一次科学探索,更是一场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与鱼子山村的合作,让“蝶经济”持续带动当地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北林力量”。
(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