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2025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和主场活动8月31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启动仪式上,“坐地铁玩科学——打卡探秘科普基地”活动正式推出。活动将地铁与上海市内21家科普基地结合在一起,且上海市11个区分别发布了科普特色体验路线,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和精准的科普资源导航。
现场颁发第40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席奖,表彰优秀青少年科创人才,充分展现科技后备军的蓬勃力量;第十六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半小时漫画奇迹”创始人陈磊与第十五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华山医院脑科学博士黄翔共同带来妙趣横生的互动访谈,并现场完成“联合挑战——5分钟科普共创”,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诠释科学奥秘,让科学知识深入人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正式发布“科学实验屋”项目,并对青少年提出希望和寄语。自9月起,“科学实验屋”将定期发布活动信息,每个双休日邀请6—14岁青少年来到上海科学会堂,体验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互动实验,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魅力。
在上海市“全国科普月”活动主会场,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带来题为《科学真好玩——不刷题的吴姥姥》的科普讲座,以主题演绎、科学实验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强调“善观察,生活处处皆科学”;宇树机器人G1、宇树机器狗、小黑机器人和灵童手办机器人等集中亮相,让公众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成果;“科学实验屋”项目发布当天,即面向青少年开展科学实验和互动体验活动,内容包括空气大力士、克拉尼图形、探究风的形成等,让孩子们在玩一玩、学一学中开启创新思维、找寻科学答案。
另外,“惠民科普直通车”周周学专线——牛顿苹果树青少年科创体验活动带领青少年探索神奇的荧光材料,培养跨学科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用电影做科普”沙龙分享会上,知名科普作家、科普电影编剧兼导演汪诘等嘉宾讲述用电影语言进行科学影像化的探索和经验。
2025年9月,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的上海市“全国科普月”活动正式启动,包含1个主场活动、4周主题活动、5大系列活动及N个特色活动。
活动由上海市科协和市科委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