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灵台:东西部协作结硕果 全链条赋能育“金牛”

2025-09-03 20:09:5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孙筱娜

“以前养牛,最怕的就是技术和销路,现在好了,自从东西部协作项目落地,咱们这‘平凉红牛’可是越养越有底气!”站在甘肃省灵台县上良镇蒋家沟村兴翔肉牛养殖合作社的新棚前,养殖户曹亚玲一边清理料槽一边和记者聊起了她的养牛“致富经”。

曹亚玲口中的“底气”,来自津甘两地共同倾注的资金、技术和理念。三年来,东西部协作资金累计投入1391.5万元,实施了16个畜牧业项目,不仅让一个个现代化养殖小区拔地而起,更串联起从种群繁育、技术服务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位于不远处的昊康牧业万头平凉红牛育肥基地,是灵台县招商引资建办的龙头企业,这里不仅吸纳了30多名村民稳定就业,还带动当地群众以“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牛产业,构建了村集体搭台建基础、农户“拎包入驻”、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政府出资完善基础设施,企业统一提供技术、防疫和销售服务,农户只需专心养牛。”曹亚玲告诉记者。

目前在村里,像曹亚玲一样入驻小区的养殖户已有13户,进牛350多头,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这样的变化不只发生在上良镇。在津南区帮扶下,灵台县紧盯“平凉红牛”产业集群建设,大力推进“小群体、大规模”并举、标准化与规模化同步的养殖路径。目前,该县已抓建万头牛产业强镇2个,培育千头养牛专业村30个,实施了灵台县平凉红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区建设、优质饲草收贮加工、平凉红牛良种繁育推广等重点项目,并依托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重点在基础母牛保护、良种推广应用、示范场户引领、龙头企业培育、养殖场区建设、饲草收贮加工等领域给予资金扶持,推进平凉红牛产业提质增效,年内新增平凉红牛5000头以上。

饲草是养牛的根基。作为养殖户的曹亚玲再不用为草料发愁,“现在县里推广粮饲兼用玉米,咱们合作社与昊康牧业签了订单,种多少收多少。”目前,灵台县已建成12处饲草加工基地,年均收贮加工饲草60多万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

更让曹亚玲安心的是越来越长的产业链条和稳定的销路。津甘两地共同推动延链补链,“咱们的红牛现在直供津南区‘供销万家’超市和社区店,真正实现了‘甘味入津’。”曹亚玲语气中满是自豪。

“累,但心里踏实。”甘肃省灵台县上良镇杨家庄村养殖户于德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更让他高兴的是,牛产业还带动了循环农业——县内建成有机肥加工生产线3条,年生产加工有机肥9万多吨,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变废为宝”真正落到了实处。

从陇东高原到渤海之滨,东西部协作如一条坚实的链条,“链”起了良种、技术、市场和品牌,也“链”起了“曹亚玲们”的致富信心。如今,灵台县牛饲养量已达14.21万头,年出栏肉牛6万多头,牛产业链产值达23.6亿元。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