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作为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重要活动,9月5日,2025可信数据空间高质量数据集生态大会举行。首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清单、可信数据空间培育清单及AI+综合场景清单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国家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建设与2025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工作(重庆)同步启动。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表示,可信数据空间包含场景应用、技术系统、规则机制、数据资源、生态主体五大核心要素,以数字合约明确规则、使用控制保障执行,实现数据可信流通。当前我国正体系化推进可信数据空间战略布局,推进五大空间建设与三大能力构建,公共数据开发成效显著,企业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正加速标准建设与生态协同,助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可信数据空间的战略价值在医保领域尤为凸显。”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华波介绍,目前全国统一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已建设完成,各省(市、自治区)医保信息平台互联互通,23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全面统一,可实时汇集全国13.3亿参保人、100万余家定点医院药店、1.8万家医药企业、36万个药品耗材的医保相关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表示,国家数据局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当前已部署74个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先行先试任务,开展63个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制定发布13项技术文件。目前,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已经融入国民经济32个行业大类,覆盖900多个应用场景。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覆盖科学研究、工业制造等18个重点领域,以及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5个创新领域,部署140个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任务。
据了解,重庆全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已构建起“市域一体、两级管理、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全市引育数据要素型企业1114家,数字化转型指数跃居西部前列。同时,重庆积极探索建设汽车、医保、隆鑫摩托车等可信数据空间,推动数据要素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让数据在真实场景中产生价值。
会上,三张清单重磅发布,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按下“加速键”。
发布的首批85个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清单,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医疗健康、低空经济等多个关键领域,可直接支撑企业研发创新与政府精准治理。计划到2027年,重庆将高水平建设400个高质量数据集。
大会上首次发布16个可信数据空间培育清单,涵盖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汽车、医保、医疗等行业数据空间,隆鑫摩托车、数享网(西南中心)等企业数据空间。这批空间以“可信管控、高效流通、价值共创”为核心,计划到2027年建成30个全国领先的可信数据空间,构建安全、有序、高效的数据流通新生态。首批发布30个AI+综合场景,计划到2027年将高水平打造200个“AI+综合场景”。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