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9月5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交通建设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由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信科”)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简称“北数所”)联合发起,是国内首个面向交通建设行业的数据要素服务平台,标志着交通建设领域数据确权、登记入表、认证评估和合规流通等工作迈出关键一步。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战略作用,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有效推进数据资源确权、入表和流通利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领域,交通建设行业迫切需要通过建设统一的数据要素服务平台,解决数据确权不清、标准不统一、流通不顺畅等共性问题,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市场化应用路径。在此背景下,交通建设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应运而生,成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揭牌仪式上,多位行业专家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中交信科与北数所现场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明确将在标准制定、服务机制、场景应用等方面展开长期合作。
同时,中心配套建设的交通建设数据要素服务平台同步发布,将承担数据资产登记、认证、流通和交易的核心职能,构建起行业内统一的“确权—入表—流通”闭环机制。仪式现场还颁发了首批数据资产登记证书,覆盖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材料价格、能源运维、全球波浪观测等多个类别,展现交通建设领域数据要素化前沿探索最新成果。
交通建设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定位于全国首个面向交通建设行业的数据要素专业枢纽。中心将致力于构建统一的数据资产登记与认证体系,推动交通建设数据的合规化、体系化和规模化流通;通过市场化机制和可信技术环境,探索数据资产定价、评估和交易模式,推动交通数据要素化的价值实现;依托平台服务能力,为工程建设、智慧交通、运营养护等全链条场景提供数字化赋能,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
作为中交集团数字化与信息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中交信科在数据要素标准体系、资产化管理和平台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率先探索出覆盖“登记—入表—评估—流通”的全链条实践路径;北数所则在数据交易制度设计、市场机制创新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双方的深入合作,将为交通建设行业打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服务新范式。
未来,交通建设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将持续完善功能与机制,扩大服务范围,汇聚更多行业数据资源,推动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数据要素共享与协同机制。中心还将进一步深化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动数据要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赋能智能建造、绿色低碳和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将努力打造交通建设行业数据资产化与流通利用的国家级标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交通强国和数字中国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