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实习生 邱彩依
9月11日,2025年黑龙江省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东北林业大学科学会堂举行。
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发布了覆盖全省13个市(地)104个研学点的29条具有龙江地域特色的科普研学路线。这些路线整合省内科普场馆、科研设施、重点实验室等资源,涵盖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海洋探索等众多科普主题。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入选中国科协高校科普品牌示范工程“高校星火馆”的8所高校和入围省级行列的7所高校名单。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宋文龙代表入选高校发出联合倡议,呼吁全省各高校开放共享优质展教资源,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开展定制化科普服务,共同打造服务龙江、辐射东北的科普育人新平台。
活动上,启动全省科普大篷车弘扬科学家精神联合行动。13个市(地)36辆科普大篷车通过进学校、进乡村等形式宣传黑龙江省52位院士在创新中国、创新龙江建设中的卓越贡献,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龙江科学家故事,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时代新风。
活动上,新获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代表获授牌。各科技小院将深入实施《黑龙江省科技小院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聚焦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统筹推进“四个农业”的发展目标,积极推动科技小院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
活动现场,科技小院金秋市集热闹非凡。来自各高校的20家科技小院纷纷亮出科技成果,寒地特色浆果及其加工品、畜禽产品等一系列融合科技元素的特色农产品惊艳亮相。“智汇龙江”2025前沿科技成果展展示40余项的来自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研发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
黑龙江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省将开展为期1个月的千余场特色科普活动,构建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生态,以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
(邱彩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