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一项基于“全景人工智能(全景AI)”的城市碳排放监测新技术,能够以更高精度实时捕捉并追溯道路二氧化碳排放的来源与变化,为推动城市低碳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可持续城市与社会》。
融合全景AI和多源观测的碳排放刻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出行增加,道路交通已成为城市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以往碳排放清单的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精细反映不同路段、不同时段的排放差异,也无法准确追溯排放源和分析成因。”论文通讯作者、空天院研究员王力告诉记者。
为解决这一难题,空天院研究团队联合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打造了“全景AI碳排放走航观测平台”,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全景相机、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气象传感器等多种设备结合,在移动监测中同步获取道路二氧化碳浓度、交通流量、建筑布局、植被覆盖及气象数据等多元信息。
借助全景AI碳排放走航观测平台,研究团队实现了排放源的高精度识别,平均精度超过93%。同时,该系统还能够解析不同因素对排放的影响程度,包括交通状态、周边景观和气象条件等,从而清晰揭示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和驱动机制。
“这一技术不仅是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中的创新应用,还能够与传统的碳排放清单、卫星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结合,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碳监测体系,为城市低碳规划与减排决策提供科学支撑。”王力强调。
目前,该技术已在广东省深圳市投入应用,未来有望推广至更多城市,用于评估城市道路二氧化碳减排的实际效果。
(空天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