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三无”专业变成“王牌”专业

2025-09-11 15:30:1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软包装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入选教育部、工信部、国资委发布的校企供需对接典型案例;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大赛中屡获冠军……近日,在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临科”)建校五周年办学成果汇报会上,该校智能制造系软包装专业交出了上述成绩单。

  作为国内首所开设包装工程技术专业软包装方向的高职院校,临科如何将“零基础专业”打造为“王牌专业”?高质量就业率背后,他们付出了哪些努力?

  急企业之所急

  “国内尚无学校开设包装工程技术专业软包装方向,这方面人才严重短缺。”山东亚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拜访临科时,他们表达了希望能与临科合作,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意愿。

  对国内学校来说,包装工程技术专业并不鲜见,该专业早在1982年便已设立,但软包装专业却属于教育界的“空白”。临科包装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朱玉全表示,软包装是指在充填或取出内装物后,容器形状可发生变化的包装,各种袋、盒、套、包封等均属于软包装。

  临科在进行深度调研后发现,临沂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其民营经济活力充沛,经营主体数量庞大。软包装行业作为该市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需要相关专业人才支撑。于是2021年,包装工程技术专业(软包装方向)在临科正式设立。

  “开设新专业困难重重。”朱玉全用“三无”来形容开办之初的窘境:没有师资,没有教材,没有实训设备。

  面对“三无”难题,临科用搭平台、聚资源破局。邀请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派专家到临科担任兼职教师;联系合作企业,让企业工程师、车间主任纷纷走上临科讲台……经过一系列努力,一支实力强劲的软包装专业专兼职教师队伍组建完成。

  在专业建设之初,几乎没有可用的核心课程教材。

  “那就自己编写!”临科决定组织教师团队与行业专家研讨,结合各岗位的经验和技术,编写工作手册式教材,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工艺流程等融入其中。

  经过五年探索,软包装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基本编写完毕,《软包装薄膜加工成型技术》《软包装凹版印刷技术》等7本活页教材新鲜面世。

  学生毕业便是熟手

  临科软包装专业的教学质量如何?毕业生宗晓晴很有发言权。

  去年,宗晓晴从该专业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毕业便是熟手。宗晓晴说:“在学校三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我对软包装各个环节都很熟悉,工作上手特别快。”

  学生上手快的秘诀在哪里?临科党委副书记李乃然揭秘——他们探索并实施了“三阶段教学法”。

  第一年,学生25%的时间在企业学习。由专任教师带队,到合作企业熟悉专业设备和基本工艺流程;第二年,学生50%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生吃住在企业,由企业工程师或管理团队进行现场教学,在真实的任务、场景、过程中学习,生产出真实产品;第三年,学生全部时间都在企业学习。“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部分学生可以跟岗甚至顶岗,达不到跟岗和顶岗要求的,企业导师会一对一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达到顶岗标准,确保学生毕业即可上岗。”临科智能制造系负责人高瑞霞说。

  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将课堂搬进生产车间,通过真实生产案例教学,是临科培养软包装专业人才的一大特点。临科包装专业大二学生郑亚宁说,专业课程除了理论学习外,还充分考虑到软包装生产的每个细节。学生到企业实训,能够尽快掌握整个工艺流程,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至于手足无措。

  五年来,临科软包装专业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山东亚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惠说:“临科培养的学生,不仅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专业技术掌握得也全面。”

  去年9月,临科与企业伙伴联合申报的项目成功入选校企供需对接典型案例,并在全国相关活动中得到推广;去年11月,包装工程技术专业软包装方向被当地政府确定为“临沂市产教融合型优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并支持20万元用于专业建设。

  临科软包装专业的成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截至目前,临科共培养软包装技术技能人才261人。朱玉全透露:“接下来,我们每年将把该专业人数扩招至140人。”


责任编辑:苏菁菁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