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合成生物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2025-09-15 18:40:1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9月12日,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大北农集团承办的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合成生物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举办。

“海淀区拥有顶尖的科研院所、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活跃的创新生态,在推动合成生物学前沿研究与产业应用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姚忠阳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海淀区发挥高校院所聚集优势,锚定原始创新、构建全链生态、守住安全底线、锻造国际开放共同体,全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之都”,打造合成生物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高地。

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马光耀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生物育种与合成生物深度融合,推动合成生物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逐渐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新业态,共同打造农业合成生物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业高地。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得到了高度关注,对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春江指出。

论坛上,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瑾发布《中国作物种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白皮书》。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庆江发布国内首个区级农业知识产权研究报告——《海淀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分析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研究员闫建斌发布了《红豆杉中紫杉烷类物质定量检测指南》《紫杉醇生物合成通用要求》《红豆杉基因组基因模型注释规范》三项标准。北京伟杰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罗昊澍发布其自主研发的“重组猪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

论坛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垄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多臂授粉机器人成果转化达成合作协议。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与甘肃大北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阿根廷三塔种子公司共同聚焦农业合成生物学代表性技术的产业化落地达成合作协议。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姚斌院士团队,以及大北农集团与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围绕合成生物菌剂创制成果转化和农业合成生物大模型建设达成合作意向。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