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汝健
9月13日,全国科普月河北主场活动暨首届雄安健康大会在雄安新区举行,近千名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行业代表参会。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葛会波,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詹启敏等嘉宾出席。
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旨在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构建“1+7+N”科普框架,即1个主场活动、7类主题活动和N场专项活动,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服务民生。
启动仪式上,“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雄安中心”和“健康中国传播大厦——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雄安新区健康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詹启敏院士携手9位科普代表,联合39位院士通过云端共同发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传播时代健康强音》倡议,倡导“治未病”理念与现代健康实践相结合。
在院士论坛环节,樊代明、詹启敏、清华大学教授沈阳、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医生徐文斌等专家,围绕健康科普与科技融合进行前沿分享。
河北省科协党组书记郭旭涛表示,河北已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科普格局,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他呼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推动科普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大会还推出科普电影《窗外是蓝星》公益放映计划,科技与生态融合展览、机器人表演、AI编程营、“零碳建筑”参观等体验活动同步开展,全面展现雄安新区科技创新与科普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