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农村互助幸福院织就“养老不出村”幸福网

2025-09-15 22:28:4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吴建辉 曹革新 科技日报记者 何沛苁

“餐厅热饭香,球室笑声扬,日子比蜜甜!”在陕西宝鸡凤翔区城关镇马家庄村互助幸福院,老人们的夸赞道出了当地农村养老的新图景。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紧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农村互助幸福院为抓手,聚焦“建、管、服”三大环节,构建起覆盖广、服务优、保障实的农村养老体系,让1086所幸福院成为农村老人的“幸福港湾”。

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政策先行是关键。面对农村空巢老人增多、养老服务滞后等挑战,宝鸡早在2013年便启动互助幸福院试点,2016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幸福院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管理服务、经费来源等8项核心内容;2018年将办法纳入市级脱贫攻坚配套方案,建立“自治、自愿、自保、自助”运营原则,厘清村集体、老人、子女三方责任。通过“每年一场推进会、每半年一次专题研究、每季度一轮专项督查”的“三个一”机制,盘活撤并学校、闲置集体房产等资源,加快幸福院建设。采取“政府支持、部门帮扶、村级自筹、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累计投入1.19亿元,全市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率达98%,彻底填补农村养老村级服务空白。

让老人“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乐”,多元服务是关键。宝鸡将幸福院建设与乡村振兴、文化惠民工程深度融合,打造“一餐热饭、一处乐园、一份关怀”的服务模式。在岐山县京当镇小强村幸福院,老人每餐能吃到清炒时蔬、红烧肉等热乎饭,政府还给予2元补贴;宝鸡高新区钓渭镇西崖村幸福院配有厨房、活动室、休息室,定期开展义诊、免费理发、心理疏导等服务;眉县金渠镇枣林村组建“爱心助餐”小分队,为18位失能老人累计上门送餐780次。同时,宝鸡推行幸福院分级管理,556个三类院每日提供6小时以上文娱服务,530个二类院提供8小时以上日托服务,一类院则提供24小时照护,让不同需求的老人都能享受到精准服务。

长效运营才能让幸福长久。宝鸡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两级幸福院运行补助机制,将每年每院补助标准从1万元提至2万元,同时通过领导联村包抓、部门帮扶、社会捐助拓宽资金渠道。为提升服务质量,宝鸡开展幸福院星级评定,从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5方面量化打分,结果纳入市县镇三级考核,并作为经费拨付依据,2024年以奖代补拨付1000余万元。此外,宝鸡还打造13个市级、35个县区级、80个镇街级幸福院样板村,推广凤翔区三岔村“合作经营餐厅”模式,通过服务非老年群体增加收入补贴老人餐费,探索社会化运营新路径。

如今,宝鸡农村互助幸福院不仅解决了老人吃饭、娱乐难题,更成为在外子女的“定心丸”,在助力乡村振兴、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座城市正以持续创新的实践,让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更有温度。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