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旅顺口区:生态农场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2025-09-16 21:21:5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近日,大连旅顺小白楼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大连城利大樱桃研发培育中心以及旅顺口区爱军家庭农场三家单位成功入选省级生态农场。这不仅是大连市旅顺口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更是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一直以来,旅顺口区持续深化土地资源整合,积极探索生态种植新模式,推动生态农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小白楼结出“黄金果” 乡村振兴谱写新篇章

大连旅顺小白楼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旅顺口区龙头街道东北山村集体组织合作社,曾获得“大连市示范合作社”称号。据东北山村选调生、党总支书记助理刘乃歆介绍,2017年,东北山村村两委针对村民个体“卖果难、卖果贱”的问题,注册成立了小白楼农业专业合作社,把村民的力量和资源集中起来,申报注册了“龙头小白楼苹果”品牌。合作社成立以来,秉持“姓农属农为农”的理念,围绕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不断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服务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功能作用,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东北山村生态农场采用生态种植技术,利用等外果自制酵素,依托临海优势进行鱼蛋白生态发酵,充分利用马粪、牛粪、鸡粪等天然堆肥发酵,减少化肥使用,保证了土壤的生态活力。同时该村采用滴灌技术精准供水,节约水资源;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减少污染,保护了生态平衡,实现了生态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如今,东北山村的苹果已实现大范围、大规模生产,合作社还合作建立了分拣和销售产业链,走进新扩建的1000㎡分拣车间,智能分选线有条不紊地运转,“不同规格的苹果在智能分选线上可以按大小自动分级,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刘乃歆拿起一个90mm规格的苹果边展示边说道:“这是我们最大规格的苹果,是村里名副其实的‘金疙瘩’。”农场现已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关键力量,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使“东北金”品牌成为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未来,农场将立足现状、着眼规划,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拓展市场,完善产业链,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科技促丰产 生态发展不断创新模式

大连城利大樱桃研发培育中心是“中国农业大学辽宁省优秀头雁教学基地”。记者了解到,中心依托成熟的樱桃种植、繁育、销售及推广渠道,成功打造“岱安那”西梅品牌,开辟了旅顺地区水果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作为东北首家西梅大规模种植园区,中心采用源于西班牙、澳大利亚的先进改良丛状型修剪技术,即无主干型修剪,显著增强了果园通风透光性,提升了果实品质,便于机械化作业,实现了徒步式果园管理,四年即可进入丰产期,较传统树形提前2到3年。

中心经理于冰介绍:“我们利用蘑菇棒与农家肥保障土壤肥力,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确保西梅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中心还积极探索生态循环模式,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宝贵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爱军家庭农场是一家综合利用陆地大樱桃、大田作物和畜牧养殖资源的家庭农场,2025年被授权使用旅顺大樱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农场坚持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秸秆堆沤还田等农业技术措施,采取自采与外销相结合的经营方式,确保产品新鲜度与可追溯性。在爱军农场,每一寸土地都得到了精心呵护。农场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土壤肥力,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农场还积极发展农业旅游,让游客在体验农耕文化的同时,感受生态农业的魅力。

截至目前,旅顺口区共有国家级生态农场2家,省级生态农场9家,探索出多种适宜旅顺口区的生态发展模式。旅顺口区将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的支持力度,将生态农业技术、现代先进装备、绿色低碳理念等引入农业发展的实践主体建设;通过现场培训、农业大集和多媒体等手段加强生态农业宣传,推动更多农场走上生态发展之路,推动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