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向南 通讯员 闫欣睿
9月16日,记者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以下简称太原论坛)将于9月27日至28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论坛注重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将全方位展现我国特别是山西的能源转型成就。
2016年,为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该论坛已成功举办八届,逐步成为能源低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权威话语权的高端对话、成果发布和国际合作平台,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特点愈发突出。
本次太原论坛由外交部、国家能源局(同时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论坛安排了“1+5+6+7”系列重点活动,议题涵盖传统能源转型、能源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赋能能源转型等多个热点领域,致力于打造智慧交流、成果共享、对接合作的国际盛会。
据悉,本次太原论坛活动内容凸显科技创新,突出能源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论坛期间将举办一场科技创新平行论坛、一场首发活动和一次科技成果路演,首展、首发20余项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新材料。
发布会上,山西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望远介绍了太原论坛期间将展示的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技术等亮点科技成果。
在绿色智能开采方面,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煤矿快速掘进系统“煤海蛟龙”4.0版本,在全球首创掘进、支护、运输平行作业模式,整体掘进速度达传统速度的2至3倍。
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面,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研发的“循环流化床复合燃烧快速调峰技术”,在30%—100%负荷范围内,每分钟快速调负荷达3.7%,创全球循环流化床机组最快升负荷速率。该技术已在山西省内多个300—350MW机组上示范应用。潞安化工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晋华炉”已升级至3.0版,碳转化率达99.8%,有效气成分提升至86%,成功解决“三高”煤气化难题,成为山西省煤气化技术走出去的重要品牌。
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太原理工大学孙宏斌团队研发的极地规模化新能源系统,今年3月在我国南极秦岭站首次投入使用。该系统针对极地特殊环境,集成创新光能、风能和储能技术,克服了极地低温、强风、极昼极夜等极端条件,实现了新能源技术在极地的稳定高效利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太原论坛期间,将同期举行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据介绍,该博览会突出科技创新,首次设置能源科技创新展区,重点展示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炭灵活发电、煤制油气及高端化学品、煤基固废处置、煤层气勘探开发、地热资源开发、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和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