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纯牛奶“告别”复原乳  喝纯牛奶更安心

2025-09-16 20:46:2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9月16日起,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正式实施,标志着常温纯牛奶生产进入100%生鲜乳时代。新规明确规定,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生产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将作为调制乳管理。这一政策调整旨在进一步提升乳制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新规明确了‘纯牛奶’必须使用100%生鲜乳的方向,将有利于拥有自有牧场和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是中国乳业从‘喝上奶’向‘喝好奶’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短期内行业可能面临成本与结构上的调整,但长远看将有力提升国产乳品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

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将牛奶干燥制成乳粉后,再加水还原成的液体奶。与生鲜牛奶相比,复原乳在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后,营养成分损失较大,尤其是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热敏性营养物质被破坏,活性钙、乳铁蛋白等营养成分流失较多,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复原乳产品为改善口感会添加白砂糖、果葡糖浆、食用香精等成分。

此次新规针对的灭菌乳是我国消费者最常饮用的乳制品品类。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液态奶消费约占乳品消费的92.7%,其中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占液态奶消费的超过75%。业内专家表示,由于当前生鲜乳价格低位运行,且绝大多数乳品加工企业此前已主要使用生鲜乳生产灭菌乳,新规实施后灭菌乳价格不会因原料切换大幅上涨,预期价格稳定。

事实上,我国奶业已具备实施更严格标准的产业基础。7月13日,在第十六届中国奶业大会上发布的《世界奶业中国方案:高质量引领的奶业现代化答卷》报告显示,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和奶业发达国家之间上百年的差距,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等核心指标的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

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表示,我国规模牧场生鲜乳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分别达到3.3%、3.8%,菌落总数、体细胞数等指标优于欧盟标准,规模牧场单产普遍在10吨/年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龙头企业伊利为例,其牛奶菌落总数平均值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实现远低于1万CFU/mL(菌落形成单位/毫升),而欧盟标准为≤10万CFU/mL,实现了划时代的进步。

“中国奶的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完全可以放心地喝。”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指出,面对每年使用近1000万吨原奶的庞大基数,我国能实现菌落总数连续两年低于1万CFU/mL,标志着中国原奶品质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持续增长,2024年已攀升至40.5公斤,相较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4公斤,75年间实现了100倍增长。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灭菌乳标准的升级,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营养、更安全的乳制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