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110”为低空经济发展筑牢安全底座

2025-09-16 22:24:0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警用无人机30秒即可抵达现场处置警情、警务实战平台一键调飞可应对10大警情、三网融合平台实现全市无人机共融共享联合作战……9月15日,在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5年大会即将举办之际,记者随“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苏连云港,在这里,一套全新的“低空警务”体系正在迅速建立,为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筑牢安全底座。

“接到警报后,只需一键启动,平台便自动指令无人机起飞。”连云港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李春成一边解释,一边发出演示指令。话音刚落,数公里外的无人机方舱徐徐打开,警用无人机如离弦之箭,飞向指定点位。

近年来,连云港市公安局重点打造空中“110”警务体系,通过升级迭代警航平台,不仅打通公安网、政务网、感知网的信息梗阻,更让警用无人机到达现场的时间由原来的2分钟缩短至30秒,大大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今年夏天,“苏超”联赛格外火爆。6月28日,在连云港和淮安的比赛中,球迷们热情高涨,呐喊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连云港市公安局情指中心的民警正指挥着警用无人机,多点布阵,俯瞰全景。他们依托“天空视角”,细致观察赛场内外动况,实时观察看台人流密度、通道通行情况,排查潜在安全隐患,并为地面安保指挥提供精准的信息支撑。

“无人机填补了地面警力的视角盲区,让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突发情况,使有限的警力实现工作效能的最大化。”连云港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指挥调度大队教导员陈俊翰说。

科技赋能推动了低空监管从肉眼追踪向数字制导的跨越式发展。连云港公安创新研发的低空警务融合作战平台,成功打通了公安、政务与社会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飞行要素一屏掌控、服务申请一站通达、响应处置一键闭环”。

平台自运行以来,连云港市公安局共出动无人机5000余架次,预警处置治安、交通等风险事项1000余件,护航大型活动50余起,昔日的“数据孤岛”如今已转变为高效便捷的“智慧航图”。

快速、灵敏的应急与制动能力,既让无人机成为守护“天际线”的绝对主力,也让无人机产业成为激发经济活力的新动能。今年年初,连云港市正式印发《连云港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连云港市要开通15条以上低空航线。

修筑“空路”、管理“空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连云港市公安局边探索边实践,使空中“110”警务体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李春成告诉记者,针对高发频发的无人机“黑飞”“乱飞”现象,连云港公安联合相关安防产业头部企业,成立专门实验室,自主研发“低空安全管控系统”,成功实现侦查、识别、跟踪、管控全流程自动化与可视化。

截至目前,无论是日常巡防工作,还是公共安全治理与打击犯罪,亦或是打击利用无人机进行犯罪,我国自主开发的无人机管控技术都能实现有效防控,保障低空航线安全。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