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主题宣传活动在京举办

2025-09-21 15:13:2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万齐梦

9月19日,202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出席仪式。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有关部门,以及医护人员、志愿者和老年人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9月21日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2025年活动主题为“早防早治,守护认知”,旨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公众对老年期痴呆的科学认识,增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意识。

据悉,北京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在9月21日前后围绕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政策措施、科普知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开展宣传,同时通过线上科普、线下义诊、记忆集市、记忆健步走等多种形式,普及防治知识、消除认知误区,积极营造关爱痴呆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市积极开展老年期痴呆防控工作,包括建设老年期痴呆全病程服务协作网、强化早期筛查和干预、实施分层分类管理、加强部门协作联动以及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利用科技开展老年期痴呆防控工作方面,北京市积极推动数字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推动医工结合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鼓励支持医疗机构、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企业开发更精准更快速、低成本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诊断筛查试剂和方法。2025年,北京市将“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及精准防控研究”以及“生物标志物筛选验证及诊断效能研究”两项课题纳入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投入专项经费,研发快速、低成本的筛查试剂及AI分层诊断系统,助力基层实现精准风险识别。

老年期痴呆是指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核心表现为记忆、思维、语言判断及执行功能等多方面能力的进行性衰退,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常见的类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占比60%-70%)血管性痴呆等。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期痴呆患者数量持续增长,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峻挑战。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