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吨的海水装置,藏着核聚变原料密码;60根光纤将真实太阳光“搬”进展厅;室外大型特斯拉线圈,在空中“绽放”等离子态,还有10余件托卡马克真实部件……在国内首个以“可控核聚变”为主题的美术馆级科学艺术展览“能源与文明——科学艺术·聚变未来”上,展览首席策展人张兆宏介绍,希望观众看到这些展品后,不是得到答案,而是受到启发,对科学、艺术产生好奇心。详情点击视频!
(科技日报记者 何沛苁 制作 潘宇菲)
50吨的海水装置,藏着核聚变原料密码;60根光纤将真实太阳光“搬”进展厅;室外大型特斯拉线圈,在空中“绽放”等离子态,还有10余件托卡马克真实部件……在国内首个以“可控核聚变”为主题的美术馆级科学艺术展览“能源与文明——科学艺术·聚变未来”上,展览首席策展人张兆宏介绍,希望观众看到这些展品后,不是得到答案,而是受到启发,对科学、艺术产生好奇心。详情点击视频!
(科技日报记者 何沛苁 制作 潘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