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林旭
金秋时节的黄埔江畔,丹桂飘香,创新潮涌,合作之风劲吹。作为主宾国白俄罗斯亮相2025浦江创新论坛的重头戏之一,中白科技创新合作成果展9月20日如期拉开帷幕。
“特别棒的一个展览,唯一的遗憾就是此前预订的展台有点小,不然我们可以展示更多合作成果。”白俄罗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谢尔盖·什雷奇科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与中方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到下届展会时双方的合作成果将更加丰硕,届时他们将预定更大面积的展台。
“展览每个板块都令人印象深刻,因为都是实打实的科技创新合作成果。”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化学与地球科学学部学术秘书特鲁哈诺夫·阿列克谢·瓦连京诺维奇说,仅去年一年就有50多个中国官方代表团到访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凸显出中白科技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今年6月,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在西安成立了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国分院。
“我们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岳晓奎告诉记者,未来双方将借助共建的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国分院等产学研平台,围绕空天科技、复合材料、光学测量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深度融合。
平台建设在中白科技创新合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板块展示中,一张“巨石”照片尤为引人注目。
指着工业园沙盘模型,巨石中白工业园管委会投资项目协调与检查局局长帕维尔·雅罗申科如数家珍地列举了一组数据:10年时间,来自15个国家的近160家企业入驻,其中超七成是高科技创新项目。
“百闻不如一见!”雅罗申科引用一句中国谚语,诚邀与会各方到工业园走一走、看一看,说不定会与这个“一带一路”上的“明珠”项目结下不解之缘。
展厅电子屏上不断滚动的联合项目清单,是中白科技创新合作硕果最直观的展现,其中就有中国—白俄罗斯动物疫病防控联合实验室。
“中白两国都是农业大国,均面临着动植物疫病的威胁。”中国—白俄罗斯动物疫病防控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李涛说,借助这一联合实验室,双方重点开展了疫病防控、有益生物资源利用及耐药性治理等合作,促进了关键技术攻关,助力粮食安全与农产品供给。
一个个具体的合作项目,是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务实协作的真实写照,拓宽了双方互利共赢之路。
去年,白俄罗斯在多个关键产品类别中跻身中国前十大供应商,其中就包括冷冻牛肉。
“借助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谈永松团队研发的鲜冻锁鲜技术,我们的高端牛肉产品在中国市场实现了销售额翻番。”白俄罗斯阿尔法斯维雅斯公司总经理尼古拉·拉普楚耶夫说,未来希望通过与中方伙伴进一步深化合作,共拓全球市场。
展会有期,合作无限,科技创新正为双多边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参展和观展嘉宾纷纷表示,与中国同行,便是与创新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