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9月18日—20日,科技部2025年“根在基层”第14调研团来到重庆各重点科研单位,围绕“青年科研人员经费支持情况”这一主题开展了为期3天的深入调研,取得丰硕成果。
此次调研团由科学技术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牵头,成员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科技部机关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科技日报社等多个部门,旨在深入了解西南地区青年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及意见建议,推动完善青年科研人员经费支持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
调研团实地考察了重庆大学、明月湖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等6家单位,召开6场高质量座谈会,与30余家单位的科研管理人员和一线青年科研骨干开展深入交流,调研了青年科研人员在经费支持、项目承担、过程管理、成果产出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系统梳理并总结了重庆市在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激发青年创新活力方面的制度创新成果。
在重庆大学,调研团一行学习了重庆大学的发展历程,重点调研其在青年科研人员经费支持机制上的系列举措。在明月湖实验室,调研团一行了解到该实验室作为重庆市重点建设的四大实验室之一,聚焦新型储能材料、高性能轻量化材料等前沿方向集智攻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新材料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重要成果。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调研团参观了专题技术创新展厅,了解其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攻关取得的多项成果。
高水平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保障,青年科技人员是培育国家战略人员力量的重心,探索建立和完善青年科技人员科研经费支持机制,对青年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座谈会上,调研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青年科研人员科研经费支持情况、国家科技计划专项项目情况、创新成果产出情况、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方面,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及一线科研人员交流沟通,认真听取、详细记录各方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全面深入了解青年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及意见建议等,夯实调研基础、研究政策细节,为后续形成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提供坚实保障。
调研团成员们一致表示,通过此次深入一线的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大家切身感受到科技创新一线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和青年人才勇攀高峰的精神面貌,对青年科研人员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难点与迫切需求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体会,进一步激发了作为科技管理工作者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下一步,调研团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作风,系统总结凝练各类型科研主体管理制度,重点梳理依托单位赋予青年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实施“包干制”等创新举措、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等方面好的经验做法,推动培养使用青年科研人员的各项改革举措扎实落地、见效出彩。
调研团负责人表示,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集聚较多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高地,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活跃的科技创新氛围,能够为青年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技创新事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支持。在与各方的座谈中,调研团深切感受到,重庆市通过政策创新与资源整合,积极推动建设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担重任、增活力、出成果,持续加强青年科研人员经费保障的良好创新生态,为青年人才心无旁骛投身科研、释放创新活力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
接下来,调研团还将持续跟踪青年科研人员经费支持的工作举措与实际成效,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以“根在基层”调研实效,完善服务科研一线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为高质量科技创新和科技强国建设持续贡献青年智慧与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