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发展指数评估报告》在浙江宁波发布

2025-09-22 22:35:3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夏凡

9月22日,长城战略咨询在浙江省宁波市发布《2025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发展指数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城市级、综合性的发展指数评估报告,今年发布的《报告》展示了25座城市在过去一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版图中的“生态位”变化。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3100万辆,创历史新高,连续第16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实现“双千万”历史性跨越,年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头部的25座城市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的核心力量。过去一年,这些城市实现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发展总指数及产业指数、创新指数、消费指数、基建指数、潜力指数的全面提升。

从总指数看,25座城市继续分为三个梯队,第一、二梯队城市数量扩容。第一梯队城市评估分值大于80分,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由3座城市扩容至4座城市,其中上海、深圳、北京继续保持前三位,重庆分值突破80分,进入领跑方阵。第二梯队城市评估分值在70—80分之间,具有独特比较优势,由13座城市扩容至15座城市,分别是广州、合肥、宁波、武汉、杭州、天津、苏州、西安、成都、长沙、南京、郑州、无锡、长春、常州。第三梯队城市评估分值在60—70分之间,在细分领域各有特色长板或较大发展潜力,主要有6座城市,分别是芜湖、柳州、青岛、惠州、宁德、宜宾。

从五个分指数来看,在产业指数上,深圳、上海、重庆、宁波、合肥位居25座城市前五,其中,深圳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293.5万辆、蝉联全国第一。郑州、无锡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扩张、优质企业培育、产业总体规模提升,排名分别上升6位、5位。创新指数上,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合肥位居25座城市前五,其中,上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的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最多,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验证—应用推广”全环节。重庆、惠州在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产出方面取得较大进步,排名均上升5位。消费指数上,杭州、深圳、上海、广州、柳州位居25座城市前五,其中,杭州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109.8万辆,成为全球第四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超百万辆的城市。西安、武汉、宁波、重庆市场消费动能不断释放,排名均上升2位。基建指数上,武汉、上海、杭州、北京、宁波位居25座城市前五,其中,武汉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3487公里,自动驾驶里程超6900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天津、深圳分别在推进智慧道路建设和公共充电网络布局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排名分别上升13位、10位。潜力指数上,重庆、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位居25座城市前五。2024年,25座城市中有14座城市获批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有6座城市获批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

据了解,未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回归价值创造,并不断向“更轻、更聪明、更高效”方向演进,新能源汽车城市将越来越突出自身个性长板,率先向可感知、会思考、能进化的“未来出行智慧城”跨越升级。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