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力媛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具身智能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当前全球具身智能标准格局尚未定型,数据格式混乱、质量参差不齐、标注不一致等问题成为行业痛点,是具身智能产业落地面临的困境之一。
9月21日,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身智能前沿技术和标准创新论坛”发布了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标准化数据集平台亮相以及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这意味着在具身智能国际标准化方面有了“中国方案”。
上海市科委副局长级干部谢文澜表示,上海市将加大对前沿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支持高校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协同攻关,布局人形机器人标准化数据集构建研究,支持人形机器人高质量孵化器建设,为未来产业培育提供沃土。
高质量、多样化的数据集是驱动人工智能模型进化的“燃料”。标准化的数据集能显著提升数据质量和使用效率,从而加速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使其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更快地逼近甚至超越人类水平。这对于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医疗康复、应急救援等多元化场景至关重要。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是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由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19家产学研机构共同构建,内容涵盖人形机器人数据集分类与编码、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数据标注规范、人形机器人数据质量评价、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格式等要求。
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的发布将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与科研界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处理与评估框架,有效推动技术创新互联互通,加速高端技术成果的规模化应用与产业落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益洋介绍,目前上海正在牵头组建国际人工智能标准化联合会,旨在打造全球对话合作的平台,推动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商、共进,共享具身智能领域实质性的国际标准。
论坛现场,“浦江X”具身智能标准化数据集平台(穹顶-DOME)正式亮相。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标准化数据集平台——“浦江X”平台系统性填补了我国在具身智能数据标准与认证体系方面的空白,构建了国家级数据与标准底座,全面贯通数据采集、治理、训练、验证链路,率先实现多模态数据的标准化生产、可信治理与高效流通,为具身智能的科研创新与产业落地构建坚实的数据基础设施。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浦江X”平台将全面支撑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典型具身智能体的规模化应用,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验证走向产业落地,助力我国在具身智能标准化、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方面实现全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