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立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加速“AI+量子”战略布局

2025-09-23 09:38:0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冯妍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9月21日,第18届浦江创新论坛聚焦量子智能主题的专题论坛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城举行。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与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正式宣布成立。

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由复旦大学、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2家科研机构和若干量子领域优势企业组成。其中,多家机构在量子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如复旦大学已成功研制出中性原子量子计算系统,制定高效并行量子计算指令集;开发人工智能+量子调控方案,实现了大规模原子系统的自动校准、优化,为量子计算增效提速。

“未来五年,该联合体将重点开展量子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研究,围绕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与重点应用展开突破,培育高水平量子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团队。”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李晓鹏介绍。

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由上海科学院牵头成立,集聚了长三角地区量子科技领域的重点企业及部分科研机构。“联盟将加强量子装备产业全链条协同,以关键元器件研发、核心装备攻关为重点,提升我国量子科技装备整体竞争力,加速量子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上海科学院院长孙真荣教授介绍。

起步不久的量子人工智能技术仍需不懈探索。例如,人工智能靠大数据才展现优势,量子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何时能在数据需求上体现优势,还需要更多研究。“可以确定的是,这一领域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必须重视原创技术研发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强资源投入,让中国在量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时代浪潮中保持领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说。

在应用领域,上海已取得多项初步突破。论坛发布了上海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覆盖电力、金融、物流、新能源与生物医药等领域。十大应用场景作为聚焦解决实际需求的潜在方向,显示出量子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在解决复杂问题与推动未来产业变革中的巨大潜力。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量子计算赋能智能电网”是十大场景之一。“随着新能源增加和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电网面临着供需平衡难度高、稳定运行压力大等新一轮挑战。量子科技作为应对这些挑战的前沿技术,能让电网从稳定走向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国网上海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主任潘爱强表示,上海电力已经在研究量子计算优化的可能性,目前正在加速探索量子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将积极融入上海市量子科技的整体布局。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