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 迎丰年丨绿色技术筑起冬油菜病虫害防线

2025-09-23 10:12:5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通讯员 刘加华

白露刚过,安徽省巢湖市栏杆集镇的种植大户范文柱便着手为冬油菜播种做准备。仓库里抗病品种“秦优1618”“沣油737”的种子已精选完毕,农机也检修妥当。“如今种地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自从用上了高科技,油菜年年丰收!”范文柱说。

曾几何时,范文柱也犯过愁。近年来,菌核病、蚜虫等病虫害频发,不仅影响油菜产量与品质,还增加了种植成本,每年仅农药费用就需数万元。

2020年,正当他焦虑时,安徽农业大学专家带来了长江流域冬油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技术名称虽长,但专家的话他记在心里:防效超80%,减少施药1—2次,农药用量降30%,亩均增产约20%。

同年,范文柱按专家指导,采取精选良种、健身栽培、合理轮作、科学施肥、精准施药等措施,效果立竿见影:油菜越冬前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寒力显著增强;蕾薹花期,往年棘手的菌核病得到有效控制。范文柱说,全年施药次数减少后,防治效果反而提升,苗出得齐、长得壮。更让他欣喜的是角果期的变化,他说:“以前结荚常有空瘪,现在角果饱满、籽粒紧密,亩产从原来的280斤提高到去年的近400斤。”

这项绿色防控技术,源自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潘月敏团队的长期研发。潘月敏介绍,长江流域油菜病虫害复杂,仅菌核病就时常导致减产10%—30%。自2007年起,在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高智谋的带领下,团队系统解析油菜主要病虫害成灾规律,研发高效低毒药剂与生物防治制剂,集成了以“抗性品种+健身栽培+生物防治+精准施药”为核心的技术模式。

“我们通过建示范区、开展技术培训,推动绿色防控技术在合肥、芜湖、安庆等主产区落地。”团队骨干成员羊国根说,该技术不仅促油菜增产提质,还减少了污染,更为国家油料供给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2016年以来,该技术仅在安徽就推广2136.35万亩,近3年累计推广1639万亩,挽回油菜籽损失超3.4亿公斤,新增纯收益25.44亿元,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

潘月敏表示,为应对气候变化与种植结构调整挑战,团队将围绕油菜重要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技术创新、生物防治产品创制等进行攻关,在该技术的基础上集成长江流域油菜全程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保障我国油料供应安全。

责任编辑:聂慧敏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