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9月22日,全国首届中医药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交流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会上,中医药成果转移转化协作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医药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本次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承办。
据该平台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余曙光介绍,平台将聚力打造中医药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打通中医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打造“中华中医药转化”品牌方面,平台将定期发布《中国中医药成果转化白皮书》与“转化指数”,构建科技成果价值大数据AI平台,形成中医药科技成果精准大数据画像和全国中医药大健康专利图谱。
此外,平台还将依托全国中医药领域专家智库,聚焦成果转化关键问题开展机制研究与路径探索,制定转化标准与规范;聚焦知识产权运营、技术经纪、成果中试熟化等转化关键领域,培育既通中医药专业精髓、又精转化运营规律的技术经理人队伍,为行业打造高素质转化人才“蓄水池”;以生态枢纽为核心,从“供给侧、需求侧、服务端”三端发力,建立成果研选评析机制、强化技术精准匹配与市场分析、组建多层次技术转移服务队伍,打造中医药成果转化的生态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还同步启用了《中医药技术经理人能力评价规范》,该规范规定了中医药技术经理人职能、能力评价组织实施和能力评价结果应用,为实现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供规范化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