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9月23日,正值秋分节气,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山东省招远市大户陈家村开幕。今年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以文艺汇演形式开展城乡群众庆祝丰收联欢活动,展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山东省乡村振兴片区成就等5项成果,农业机器人、“无人农场”农机装备进行了现场作业演示,金融机构代表采取线上和线下方式,发布了“金融助农”产品。
丰收节是展示“三农”向好的大平台。今年丰收节将促消费作为重头戏,开展了金秋消费季活动,并开展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数商兴农庆丰收”、土特产集中推介等系列活动,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电商平台等推出一批促消费措施。
此外,活动还启动了首届全国智慧农业创新大赛,组织开展首届乡村振兴电商直播大赛总决赛;开展乡村美食汇活动,组织鲁菜烹饪大师、乡村美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经典鲁菜、传统特色美食。
据了解,在上述主场活动之外,本次丰收节还将宣传惠农政策和展示发展成果作为重点,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社会力量老区行等10项重点活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稳产丰收,早稻总产单产双增收,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良好,是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我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充分保障。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80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12万多名科研人员,40多万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活跃在农业一线。目前,我国已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