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天团”驻场护航  北京市郊铁路副西线工程筑起坚固防护墙

2025-09-23 15:55:2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秦柳 赵逸博

高清摄像头紧盯作业区、电子围栏守护边界、传感器感知路基变化……在中铁六局承建的北京市市郊铁路副西线工程施工现场,一支由智能设备组成的“科技天团”正式驻场。一套融合电子围栏、自动化铁路路基监测系统、高清摄像头与多类型传感器的智能监测体系,正以“科技组合拳”织密安全防护网,推动工程管理迈入“可视、可测、可控”的智能新时代。

“以前巡检像‘大海捞针’,一个作业面来回跑半小时,恶劣天气下漏检风险极高。”项目部安质部部长宋桥指着中控室大屏介绍,如今屏幕上实时流转着各区域施工画面,能将现场角落“一览无余”。这套系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隐患识别速度较人工快10倍,管理效率直接提升三倍。

铁路路基施工区的“科技密码”更显精细。1300多个监测棱镜“潜伏”在钢轨与路基上,组成自动化监测系统,每两小时便将路基沉降、水平位移等数据上传至平台。“路基是铁路的‘脊梁’,过去人工测量精度受天气、操作影响大,毫米级变形难察觉。”项目测量负责人李工表示,如今监测棱镜可捕捉0.3毫米的位移变化,数据超阈值即自动报警,为路基质量加了“双保险”。这一技术实现“用技术替代人工、用数据驱动安全”,成为运维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预防”的核心支撑。

外来人员或车辆靠近施工现场,电子围栏会立即发出警报并联动摄像头抓拍。在各类“科技卫士”的守护下,“智慧工地”蓝图加速落地。

据了解,该智能监测体系打破传统施工粗放模式,以数据驱动决策、科技保障安全,不仅为市郊铁路副西线工程筑起坚固防护墙,更为工程建设行业树立了智能施工的“标杆样本”。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