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9月20日—21日,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同期庆祝研究院成立40周年。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以下简称发展心理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心理学领域专家学者、历届校友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中国心理学发展新机遇,探讨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新路径。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青森,中国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苏彦捷,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主任陈辉,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发展心理研究院院长罗良主持。
研讨会以“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核心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实施路径、国家重大需求满足与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四大关键方向展开深入探讨,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多元思路。
专家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董奇作了题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挑战与创新实践”的报告。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游旭群以“做经世致用之学∶基于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思考”为题进行了报告。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方方探讨了“人类的高级认知与类脑智能”。教育部教材局原一级巡视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继亮阐述了“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思考。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作题为“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路径的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报告。
多位专家的报告聚焦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交叉融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教授吕卫锋就“人工智能发展与人机共生社会”分享了几点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傅小兰展望了“AI时代的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周晓林分享了“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人工智能”的思考。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教授刘嘉报告了“智能时代的新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发展心理研究院院长、教授罗良以“教育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情况介绍”为题作了精彩报告。
此外,多位专家从文化、社区及老龄化等多个维度展现了心理学研究的中国特色。
据介绍,发展心理研究院始终秉承“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学术传统,在科研理论创新与社会服务转化方面实现双突破,积极回应国家重大战略与社会现实需求,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人群、多领域的心理学服务体系。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立足中国国情、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回应国家重大需求,同时加强跨学科合作与国际交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力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体系。
(会议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