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进野外 把实验室设在林地 河北林下经济专家团队深入一线讲解食品安全

2025-09-23 19:35:1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通讯员 王曰悦 科技日报记者 裴宸纬

“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的红色横幅在太行山麓格外引人注目。进入9月以来,河北省林果花卉产业支撑专家团队深入多地开展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林下经济团队的专家们把课堂搬进野外,把实验室设在林地,把法规条文翻译成“土话”,采取“现场指导+发放材料+问题交流”的方式,向群众诠释“大食物观”如何在河北落地生根。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大吾镇生态谷的100亩杨树林下,几名林农正把粉碎后的玉米芯、麦麸、生石灰按比例倾倒在一起。

“现在处于培养料配制和整地阶段,为秋季种植做准备。”专家捧起一把刚拌好的培养料,用手背测温,“料温28℃以内、含水率65%左右最合适,既不能霉烂,也不能过干。”还现场示范“三不两记录”:不使用化学农药、不使用除草剂、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做好培养料来源记录、后续出菇管理记录。林农们一边把《食用林产品投入品安全使用指南》《食品林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常识》折页捧在手上,一边说着“食品安全马虎不得,咱种的蘑菇一定会保证质量。”

在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开发区留存办事处西南俎村,10厘米粗的榆树排成一行行。今年的金蝉收获季已经过去,但树根旁仍能看到金蝉钻出的洞穴和残留在地上的蝉卵枝。

金蝉是非常受群众欢迎的食材,符合人们对食物天然、安全、味美的要求,近年来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群众养殖热情高涨。杨树、榆树、柳树林地为养殖金蝉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利用起来能够增加复合经济效益,但养殖金蝉需要较高的技术。对此,专家们对养殖户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免对金蝉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南赛乡北赛村,上千亩酸枣林绿浪翻滚,昔日的荒山坡全部被酸枣树和红薯秧覆盖。酸枣林天然遮阴减低了红薯裂皮率,红薯垄作又抑制了酸枣疯长,实现“林—粮”双赢。

内丘县北赛酸枣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扒开红薯藤蔓,拳头大的红薯随即露出。“无论是我们的酸枣树还是红薯、药材,都不打农药,这样才能保证健康、吃着放心。”这位负责人说。在现场,果农们拿着《食用林产品投入品安全使用指南》,指着其中的“高毒农药替代清单”说:“过去施肥打药凭感觉,现在按照专家推荐的技术规程操作,心里更踏实。”

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庄上村,海拔600米的山茱萸基地内,一畦畦小白菜长势喜人。山茱萸种植4年以上才有收成,林间空地闲置太可惜,基地负责人利用林地山茱萸种植前期可利用面积大、林地土壤条件好的优势,在林下种上了蔬菜。“药材、蔬菜都是重要的食品,一定要保护好环境,利用好环境。”专家们提醒,“让林地生金的同时,别忘了食品安全关,关键是把好土壤关、水源关和采收关,确保蔬菜新鲜、安全。”

在为期两周的宣传活动时间里,林下经济团队共指导5个示范园,发放《食用林产品投入品安全使用指南》《食品林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常识》等宣传材料210份,培训林农、合作社员150人次。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