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金秋九月,河北涿州蛋鸡科技小院(保定博士农场)内红绸飘扬,蛋香四溢。9月21日,为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主办的“蛋品‘荟’消费推广活动”在此启幕。现场60余个展位依次排开,科技科普视频循环播放,生态鸡场探访路线人头攒动,呈现了一场集科技展示、产业交流与全民体验于一体的蛋品盛宴。
活动现场,科技元素贯穿始终。主展区的大屏幕上,蛋品科技前沿成果与营养科普视频滚动播放,从蛋鸡精准营养配方到蛋品保鲜加工技术,一个个生动画面揭开“一颗鸡蛋背后的科技密码”。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不时拿出手机记录关键信息,“原来鸡蛋从养殖到餐桌要经过这么多科技把关,吃着更放心了。”一位涿州本地市民感慨道。
“近年来,我国蛋产业蓬勃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党委书记陆建中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蛋品“荟”活动,旨在搭建一个集“产销对接、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技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让更多优质、安全、营养、特色的蛋品从田间地头“走”上市民餐桌,让消费者“识好蛋、品好蛋、爱好蛋”,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有琳琅满目的蛋品大集与美味品鉴,也有充满趣味的科普游戏;既有行业前沿的科技展示,也有接地气的技术交流。
全国畜牧总站首席专家闫奎友在致辞中表示,这不仅是展示蛋产业发展新成就、新技术的窗口,也是畅通产销渠道、提升品牌价值、引领消费趋势的平台,更是推动产业上下游、产加销深度融合的有效举措,对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河北涿州蛋鸡科技小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紧密合作,已建成集养殖、种植、科研、饲料、鸡蛋和有机肥加工等于一体的零排放农业生态科技园,具备观摩、技术集成和推广、培训等功能。
活动中,市民来到生态循环鸡场,沿着“饲料车间-规模化鸡舍-加工车间-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路线,零距离了解现代化、可持续的鸡蛋生产过程,并见证了鸡粪资源化利用项目开工。
“小小一颗蛋,蕴藏着大产业、大科技、大民生、大文化。”陆建中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蛋品‘荟’”,进一步汇聚各方力量,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我国蛋产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