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陵:5000余亩旱地优质稻开镰

2025-09-23 22:01: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通讯员 李开平

9月23日,随着云南龙陵县推广种植的5540亩旱地优质稻谷成熟,当地在龙江乡举行开镰、尝新米等庆丰收系列活动,以展示丰收成果并推广种植技术。上午9时30分,在舞龙舞狮的喜庆氛围中,开镰仪式正式启动。嘉宾挥舞镰刀割下颗粒饱满的金黄色稻穗,将稻穗在掼斗中拍打脱粒,饱满的谷粒落下,标志着龙陵县旱地优质稻推广种植取得阶段性成功。

活动从当地推广的9个旱地优质稻品种中,选取4个种植效果突出的品种进行成果展示。4名种植户手捧稻穗登台,分别介绍了“滇禾优918”“滇禾优615”“滇禾优55”及“籼型三系杂交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生长周期、亩均产量、抗旱抗病等特性,直观展现了旱地优质稻的种植优势。

龙陵县龙江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德荣介绍,今年龙江乡在茶园上套种390亩旱地优质稻,经测算平均单产达752.1公斤,且在抗旱、抗病虫害方面表现优异,非常适应龙江种植条件。赧等村罗家寨组村民罗明沛今年也在茶地套种8亩优质旱稻,“预计收获6000公斤,产值可达18000元,明年还要扩种。”他信心满满地说。

“尝新米”环节中,旱地优质稻“滇禾优918”品种的米饭首次供现场观众和游客品鉴,引发众人称赞。来自昆明的游客茗羽表示:“非常好吃,很香,又软又糯,能吃到稻谷本身的香味。”成都游客廖艺隆也评价:“米香浓郁,口感软糯,还有回甘。”当地村民范香玲则称米饭“闻着香喷喷,吃着软糯香甜,还特别有嚼劲”。

活动还为获得“旱地优质稻种植示范小组”的3个村民小组授牌,旨在鼓励更多村组参与种植,形成“以点带面”的推广效应。云南省旱地优质稻协作组成员、龙陵县旱地优质稻技术指导服务组组长余常山表示,结合龙陵山地多、水田少的实际,当地通过因地制宜选品种、科学布局提效益,探索出旱地优质稻单作及与经济作物套种等多种模式,充分利用山区闲置旱地资源,将以往“低产低效”的旱地转化为“产粮稳粮”的种植地,既解决了山区群众的口粮与增收难题,又为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熊大孝 朱维静 王学云 摄)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