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9月20日,以“具身智能驱动制造强国建设”为主题的2025国家制造强国建设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论坛上表示,“十四五”以来,制造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面向“十五五”,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前沿领域高质量供给。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智能制造工程和“人工智能+”行动。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筑牢具身智能等应用的安全基础。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与战略方向》为主题发表演讲,周济指出,从现在到2035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时期,将分成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化转型,第二个阶段是智能化升级。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发表了以《开启制造强国建设第二个十年新征程》为主题的演讲,苏波表示,“十五五”时期是AI和智能制造创新应用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进智能制造由示范推广到重要行业骨干企业普及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立围绕“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研究与分析”进行了分享,张立表示,当前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形成多极发展格局,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消费市场和生产基地。聚焦国内,具身智能产业正加速创新与积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区域发展特色鲜明,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力。
中国科协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尤政围绕“高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作主题演讲。尤政表示,传感器产业链供应链呈现链条长、环节多的特点,传感器产业本身的市场规模约占传感器能带动与催生的产业的市场规模的10%,被誉为“四两拨千斤”的产业。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在《国外工业具身智能若干动向》主题演讲中表示,当前工业具身智能应用初现,但空间、物理、时间推理待提升,未来多模态融合及基础技术与平台建设将成重要方向。
论坛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赛迪传媒执行,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委、省政府有关代表,安徽、上海、河南、内蒙古等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重点机构等共计300余人参加。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