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液氢制取技术产业化应用获新突破

2025-09-24 15:19:1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我国液氢技术产业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研制的5吨/天液氢制取装备的核心设备在安徽阜阳民用液氢工厂实现示范应用,已连续稳定运行超过168小时。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大规模高效液氢工厂的自主研发能力,为氢能商业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随着氢燃料商用车的集中运行,如何高效制备、运输和加注氢气成为关键难题。液态储氢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向之一,因为它“肚量大、占地小”,特别适合远距离、小空间、连续用氢的场景。不过,液氢制备需将氢气冷却至-253℃的超低温状态,对设备工艺要求极为苛刻。

“经过四年技术攻关,我们成功突破5吨/天液氢制取装备的一系列核心技术。比如大规模高效氢气液化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正仲氢转化与换热一体化技术、重载氢气透平膨胀机技术,以及整套系统集成与调控技术等。”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谢秀娟告诉记者。

经第三方测试和专家现场见证,此次研制的高速重载氢气透平膨胀机最高绝热效率达83.52%,高效正仲氢转化及换热一体化换热器最高换热效能达96.77%。“我们已经实现5吨/天氢制取装备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的自主可控,装备液化能力达到5.27吨/天,生产每千克液氢能耗为11.8千瓦时。”谢秀娟说。

据悉,这项成果为我国首条“液氢制取—储运—加注”产业链示范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有力推动氢燃料商用车、绿色能源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并助力10—30吨/天更大规模氢液化装置的后续研发。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