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沈甸
9月24日17时前后,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登陆,持续的风雨对电网造成了一定影响。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获悉,该公司共集结了4万余人的应急队伍备战。值得一提的是,各种先进科技成为了应战此次台风的关键力量。
在监测预警方面,南方电网生产指挥中心运用“汛捷”AI智能体24小时不间断跟踪台风动态,将信息融合、简讯生成及快报发出的全流程效率提升75%以上,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高效、精准支撑。
在广东电网公司各级生产指挥中心内,无人机、机器人、高清摄像头、灾害监测等各类设备24小时实时回传数据,帮助技术人员有效监控电网运行状态。
“10千伏朝南线经无人机特巡无异常。”9月23日,南方电网广东江门台山供电局指挥中心技术人员紧盯台风路径、风速雨量等关键数据实时更新的动态地图,各类智能设备全天候监测。依托数据,技术人员科学研判风险、精准下达指令,指导运维人员提前消除隐患,构建起立体的防御体系。
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研发的“保护动作信息全链条管理助手”,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在风雨环境中快速定位故障点,故障处置效率提升91.7%,不仅大幅缩短故障修复时间、减少停电影响,更有效减轻了台风天气下运维人员的故障巡视压力。
台风来临前,这一“数字值班员”指导一线人员清理了多处配网线路树障、漂浮物隐患,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在广东中西部沿海地区,“隐秘战线”火速驰援。23日,广东电网公司数字化特战队7名技术骨干抵达阳江,迅速搭建前线数字化指挥枢纽。
数据中心是抗灾指挥的“最强大脑”,特战队员通宵值守,实时融合数字孪生平台、调度、计量自动化等系统数据,动态生成停电态势分析报告。“数据中心能自动统计停电数据,为抢修队伍争取宝贵时间。”特战队员杨雨飞介绍,到24日中午,特战队已处理完成各类电力数据3.8万条。
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由于该区域地势复杂、植被茂密,传统人工巡检方式难以覆盖所有重点部位。海珠供电局运用无人机技术进行高空智能巡检,实现了对线路走廊的全方位、零死角排查。通过无人机精准捕捉到多处树障及飘挂物等潜在安全隐患,并实时回传图像信息,为后续快速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截至24日16时,广东电网公司防风防汛Ⅰ级应急响应持续,受台风影响停电的用户六成已恢复供电,停电区域主要集中在江门、阳江等沿海地区,内地对澳门供电安全稳定,累计出动人员超3.8万人次,车辆8900台次,应急发电车239台次,发电机142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