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菜用蚕豆新品种青蚕27号在高寒区亩产超4000斤

2025-09-27 10:16:5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4089斤每亩!

9月26日,依托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和青海省蚕豆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青海省及互助县相关专家在青海互助县南门峡镇北沟脑村开展鲜荚采收测产,实测4089斤/亩。

鲜食菜用蚕豆新品种青蚕27号是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在青海省科技厅等单位支持下选育的新品种。与其同时期选育的,还有青蚕21号、青蚕25号、青蚕28号。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青海蚕豆育种创新团队专家滕长才介绍,青蚕27号属晚熟品种,适宜发展鲜食蚕豆产业,可在北方春蚕豆区的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春季播种。

本次测产地北沟脑村,海拔近3000米,由于海拔高、气候冷凉,过去农户主要种植青稞、小麦、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

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贵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地种植小麦,因海拔高,小麦品质不高,以每亩地600斤的产量算,刨去成本,农户基本没有经济收入,每年的收成只能当作口粮。

王贵全说,如果田间管理到位,即便是海拔近3000米的高寒区,每亩青蚕27号的鲜荚收成也能达到4000斤,以当前0.75元/斤的收购价计算,除去种子、肥料、人工等成本,每亩纯收入1200元至1400元不成问题。“这在我们这个地方,是了不得的事情。”王贵全说。

“我们不仅引进示范了青蚕27号等新品种,还引进客商,产业链条已经打通。”王贵全说,菜用型蚕豆的鲜荚在北上广深等地的餐桌,是一种特别受欢迎的产品。

“我在去年试种了一点,这个品种我们很认可。”互助才门措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拉头杰今年种植了86亩蚕豆,“播种时我耽误了农时,但也获得了丰收。明年我计划种植200亩。”

近年来,青海蚕豆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基于生态增效型“蚕豆+”新模式,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赢。据悉,鲜食蚕豆采摘完毕,农户可种植萝卜、白菜等蔬菜,此即基于生态增效型的“蚕豆+”蔬菜复种模式,而在高海拔区域,该团队推广基于生态增效型的“蚕豆+”轮作模式,即蚕豆跟青稞、马铃薯轮作。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