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打破省界引智 同权同责赋能——宁夏将“外援”科技特派员纳入统一管理考核

2025-11-24 07:43:1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孙思敏

“这是我们采用杂交制种技术培育的品种,提前授粉、避雨栽培,产量肯定不错。”西北初冬的大棚里,一颗颗樱桃番茄鲜艳可人。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来自湖北省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的科技特派员张敏博士,正叮嘱农户注意采收细节。

作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先行区,宁夏曾以“一技之长”为钥匙,汇聚能人志士深耕乡土。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当地打破省界选派壁垒、推行科技特派员互认机制,实现了从“广纳贤才”到“精准引智”的深度转型,让更多创新动能直达田间地头。

制度优化,集聚区外力量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火种自福建南平燃起,早在2002年便传到了宁夏。当指针滑向2022年,一场革新之力悄然涌动,宁夏科技特派员队伍迎来了一场深刻变革。

当年8月,宁夏科技厅发布关于认定外省科技特派员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于参与东西部科技合作省份已认定的科技特派员,按照属地管理和谁选派谁负责的原则,经与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沟通联系后,可纳入日常管理和考核。这些“外援”需在宁夏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平台注册,同时享有区内科技特派员同等权利义务和政策支持。

“宁夏是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最早的试点地区之一,我们在工作推进过程发现,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科技力量加持,需要充分发挥优势互补、高效协同作用,也因此需要推动制度层面的优化升级。”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杨勇军说。

东西部科技合作制度无疑是最好的桥梁。截至2025年6月底,宁夏共选派区外科技特派员179人(家),其中自然人160人,法人19家,分别来自福建、陕西、甘肃、山东、北京等省份,占总数的4.3%。这些跨越山海的特派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智慧。

即便是区外科技特派员,其构成也在迭代升级。以前,宁夏聚焦吸引身怀一技之长者,以实干赋能乡村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如今引才靶向更精准,重点面向区外高校与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前沿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在平罗县,以张敏为代表的专家采用“候鸟式科研”工作法,建立了“长江—黄河”双基地协作与“1+N”团队服务模式,精准解决制种核心难题。他们创新实施“硕士蹲点+本科轮训”育才体系,有效孵化本土技术骨干8名;更通过构建“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四级联动机制,推动15项核心技术转化,促使“平罗种子”品牌溢价显著提升。

项目带动,促进产业发展

“鼓励区外科技特派员落地生根,仅是科技赋能宁夏农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让这支队伍真正开花结果、释放效能,是科技管理部门亟待破解的课题。”杨勇军说,除了顶层设计,更需拿出一批实打实的硬核抓手,才能让人才扎根稳、成长快、成效显。

令区外科技特派员扎根宁夏大展拳脚的,是科研项目所搭建的广阔平台。“我们设立了科技服务类项目、成果转化类项目,鼓励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合作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实际棘手问题。”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项目科科长于浩说。

通过项目带动,区外科技特派员引进转化科技成果犹如装上了“起搏器”。2024年,宁夏实施的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项目中,支持科技特派员与区外开展合作的项目就达70多个,有力提升了产业发展技术水平。

自2023年开始,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肖安风,连续三年都出现在福建向宁夏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名单里。被中卫市沙坡头区选派为科技特派员后,2024年,肖安风与宁夏乙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畜禽养殖专用微生态制剂开发应用》项目,他们制备的酶制剂产品产量高、活性强、稳定性优,能够显著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适口性。

此外,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积极为区外科技特派员搭建服务平台,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精准推送适配宁夏发展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创新培训形式,将技术推广与成果推介相结合、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2020年至2025年,该中心累计邀请72名区外科技特派员举办40期技术培训,覆盖科技特派员和种植养殖大户5932人次。

“我们将持续推动区外科技特派员深度融入本地发展实践,通过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搭建更高效服务平台,为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更强动能。”杨勇军表示。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