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增加近3万亿元  浙江发布“十四五”成绩单

2025-09-27 20:28:2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9月26日,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首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浙江今年经济总量预计达9.5万亿元左右,占全国份额提升至6.7%左右。“十四五”期间,浙江经济总量增加近3万亿元,人均GDP从2020年的1.46万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9万美元,预计2025年人均GDP可突破2万美元。

“十四五”期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新的“成长的烦恼”,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创新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快创新浙江建设,抓住人工智能这个关键变量,一体推进教科人一体化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加快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至全国第4。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旭亮在发布会上表示,这五年,浙江推动产业向新向高,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3,培育形成现代纺织与服装、绿色石化、高端软件、智能物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5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4年浙江省产量超过92万辆,比2020年增长了12倍。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十四五”期间,浙江省产业投资年均增速约11%,占比从39%提升至50%以上,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镇海绿色石化基地二期、立昂东芯、晶科能源等项目建成投产,芯联集成、富芯半导体、零跑汽车、微腔电子纸显示器等项目加快建设。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十四五”期间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定实施了“民营经济32条”,实施“3个70%”“七个不准”等硬核举措,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2025年上半年,民营经济贡献了浙江省67%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进出口、85%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其贡献高于“十三五”。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曙明介绍,民营企业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成为创新浙江最具活力的主体。从创新主体看,浙江省已有高新企业4.7万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01家,比“十三五”末分别增加了2.5万家、119家、1331家,这当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

从创新投入看,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5%,高出“十三五”末规上工业0.9个百分点,尤其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研发比重超5%。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浙江民营经济首次实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这五张榜单的“大满贯”。

杜旭亮表示,在浙江省“十五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浙江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目标导向,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十五五”时期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做到“承上启下”;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资源要素缺乏、发展动能减弱等新的“成长的烦恼”,解决好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等趋势性关键性重大问题,做到“对症下药”。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