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叶凡
近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
对普通劳动者来说,提高技能是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技能人才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王晓萍介绍,“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工作体系,部署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王晓萍介绍,“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适应产业变革和新技术发展需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技能中国”“技能照亮前程”等培训行动,开展大规模培训。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有累计超4200万人次的企业职工、超3100万人次的农民工接受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构建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是提高培训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王晓萍介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充分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以实施技能强企行动为抓手,打造“产教评”培训模式,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院校、培训评价机构,实现培训内容与企业产业需求紧密融合。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面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积极推进“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大力支持“智改数转”企业以订单培训等方式,加强数字人才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输送技能人才。
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推行“新八级工”制度为抓手,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王晓萍介绍,针对技能人才上升空间受限的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原有“五级”基础上,往下补设学徒工,往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延伸拓展为“新八级工”制度,打破了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十四五’以来,累计有4400多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000多人次获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他们中有不少人,拿到的工资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差不多。”王晓萍透露。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谋划‘十五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技能劳动者大军。”王晓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