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科技激活三晋文化“富矿”

2025-10-16 19:10:1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韩 荣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坐拥5.3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18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是一座文化资源“富矿”。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山西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

“文化和科技交融,始终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宋伟表示,近年来,山西正积极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用科技深挖文化资源“富矿”

黎侯虎机器狗与观众欢乐互动、VR技术让晋祠触手可及、隰县小西天满堂彩塑通过3D全景光影走进方寸相框……近年来,裸眼3D、VR、AR、MR、虚拟数字人、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的介入,让静默的文物“开口说话”,使千年文化近在指尖。

“瞧,这里有花木兰数字人,还可以互动体验,真的是科技感满满!”日前,在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大同展厅大同日报传媒集团木兰工作室展区,圆柱形3D全息屏幕中展示的全国首个“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成为焦点,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利用全息技术,屏幕里的‘花木兰’形象立体,身着戎装尽显飒爽英姿。通过互动体验,观众仿佛能跨越时空与花木兰对话。”太原市民王文婧说。

在“关公故里”山西运城,首部以关公故事为题材的XR全感互动电影《千古云长·关帝伏魔》不久后将与观众见面。

“在电影中,借助XR技术,观众将可‘乘坐’巨型木鸢腾空而起,穿梭于灯火璀璨的解州城主街道,飞跃险峻的中条山峡谷。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场观众可以‘亲身参与’的史诗冒险,让关公忠义仁勇的精神在互动叙事中变得可感可触。”《千古云长·关帝伏魔》项目负责人王国涛介绍,该电影深度融合了XR技术,通过实时动作捕捉与环境反馈,让观众呼吸间皆是战场硝烟的灼热,耳畔风声呼啸如战马奔腾。这种将虚拟场景与实体特效无缝衔接的方式,彻底打破了传统观影模式中观众的旁观者角色。

将文化蕴于多种表现形式

今年夏天,电影《浪浪山小妖怪》里一群鲜活的小妖怪圈粉无数。而电影中不少山西元素也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在该电影编剧、导演於水看来,让传统文化资源在动画中“活”起来,首先要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情感的共鸣点;其次在表现形式上要大胆创新,将传统绘画的笔墨意境与现代科技和电影镜头语言相结合,让古老的文化符号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眼前。

事实上,这种“老文化+新形式”的实践,早已在山西晋中市落地生根。不久前,室内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首期“数字环境下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示范案例”,成为入选案例中唯一的演艺项目。

作为一台室内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使用了戏剧、舞蹈、影像、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没有传统舞台,没有观众席,首创“行走式”互动观演模式,通过制造奇特空间,让观众得以“穿梭”在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等清末平遥的晋商生活场景中。

不止如此,晋中市还立足本地特色文化,不断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作为山西省首批省级重点专业镇中唯一涵盖两大特色产业的“双料选手”,平遥紧扣“一镇双品”特色,全力做强“非遗双宝”品牌,逐渐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平遥牛肉和平遥推光漆两大产业,一头连着百姓生计,一头系着文化根脉。”平遥县委宣传部文艺文产办科员严滋梁感慨,“如今两大产业集聚壮大、规模化发展,带来的不只是经济的增收,更有文化传承的社会效应。”

责任编辑:翟冬冬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