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近日,“人工智能+检验检测”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主办。现场,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担任执行主席,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王晓玉、中国石油大学博士生梅江涛担任学术秘书。在主旨报告环节,陈润生院士以“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标准化建设”为题,系统阐述人工智能在检验检测领域的标准化框架与发展路径,强调标准化建设是推动技术可持续发展和检验检测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小平做了“人工智能+检验检测的治理挑战与机遇”报告,提出强化大模型可解释性研究,以伦理治理和创新闭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长征则介绍了AI智能体在检验检测业务合规审查中的实践成果,展示AI在数据溯源、风险识别等方面的应用优势。
自由发言环节,专家们就人工智能在检验检测中的标准化建设、伦理治理及产业落地等话题各抒己见。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九院业务院长刘立渠指出建筑业AI应用场景丰富,智能治理方向潜力巨大。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创新推广部负责人杨波强调我国需增强人工智能原始理论创新,避免核心技术差距。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金融业务群经理蒋伟东提出要平衡人工智能发展与规范约束。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是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多学科交叉与标准化协同是关键路径。应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数据质量规范和模型评价机制,推动AI在仪器设备、检测流程及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