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目前,全国枸杞产区用的新品种90%以上来自我们,用的生产技术90%以上也来自我们!”10月16日,宁夏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田建文在自治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科技创新专题现场自豪地发布。
这五年,宁夏聚焦农业“芯片”,实现种源自主可控。“十四五”期间,全区审定粮油作物新品种63个,小麦“宁冬21号”“宁春62号”分别以803.41公斤、773.71公斤刷新宁夏冬小麦和春小麦单产新高,宁春系列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1.5亿亩,成为北方春小麦种植主打品种;水稻新品种“宁粳73号”以亩产787.28公斤创新高,“闽宁1号”品质达到国家标准优质米一级,成为国家级审定品种;玉米育种取得重大突破,国审品种3个,通过生物技术育成了抗虫耐除草剂玉米新品种“宁科玉28号GX”;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9号”打破了青薯系列在宁夏的主导地位;园艺等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登记)42个,其中西甜瓜19个、番茄4个,枸杞9个,选育出免埋土葡萄新品系3个,实现了园艺作物品种新突破;滩羊杂交育种实现“两年三胎、平均一胎1.5羔”,育成滩羊品系3个。
“我们深知,只有聚焦新质生产力,才能支撑产业提质增效。”田建文说,宁夏农林科学院“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生产示范1382.35公斤,创造宁夏玉米亩产新高;麦后复种技术模式实现“一年两熟,粮饲双收”,“引黄灌区春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等34项技术入选自治区农业主推技术和绿色技术模式;构建“五步法”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引入天敌昆虫实现“以虫治虫”枸杞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突破;利用空天地协同智能遥感技术实现了对酿酒葡萄病虫害实时监测预警;“滩羊基因鉴定技术专利产业化”被列入宁夏专利转化十大典型案例;攻克滩羊体细胞培养、核移植、胚胎移植等关键技术;“盐碱地微生物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入选全国百项重大科技成果。
与此同时,该院聚焦产业发展瓶颈,补齐发展短板,加强农产品加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标准的开发研究,开发出枸杞功能产品、饮料、面膜、茶、酒等产品19个;围绕肉牛、滩羊、牛奶及果菜加工开发出系列产品10多个;研发出全生物降解地膜系列产品3款、生物农药2个、中兽药2个、生物有机肥、液体复合微生物肥等30余款,自主设计合成新型抗生素2类。
农业科技不止于实验室的突破。宁夏农林科学院采用“产业振兴+示范引领”“种业振兴+育繁推一体化”“院地院企合作+科技服务”“定点帮扶+农民增收”等模式加强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工作,示范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成果593项,建立核心示范区面积58万亩、辐射带动697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2亿元。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