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金垂类大模型助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2025-10-17 18:34:0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部署,普及应用一批智能体,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人工智能成为引领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关村科金紧跟政策导向,已在智能铁路、智慧航运、智慧民航、智能建养等领域打造出“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杆案例,将政策要求转化为落地可行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意见》将“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列为关键技术供给任务,明确要求打造“人工智能+交通运输”高质量数据集、算法库、工具链,支撑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中关村科金自主研发的得助大模型平台,围绕垂直行业需求构建“技术基座”,助力交通运输企业高效整合行业数据资源、算法能力,为场景应用筑牢基础,已形成成熟的大模型与智能体构建、落地能力。

平台独创“算力、数据、模型、智能体”四大工厂架构,覆盖从底层资源调度、数据治理、模型训练微调到上层智能体应用构建全链路。企业无需分别整合复杂的技术栈,即可在此平台上高效完成垂类大模型的开发、部署和运营,显著降低技术门槛与应用成本。

通过内置上百个经过行业实践验证的智能体模板和200多个AI能力组件,平台能基于企业专属知识快速微调训练,确保产出的模型在特定场景下,回答准确率和任务执行效果远超通用模型。平台还构建了“五重安全防护体系”,全面支持国产信创环境。同时,平台坚持开放生态,支持主流算力和模型,确保企业投资的长远安全与技术选择的灵活性。

依托“平台+应用+服务”三级引擎战略,中关村科金已推动AI大模型技术在中国船舶、联通智网、宁夏交建等行业头部企业实现案例落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

《意见》聚焦七大领域提出创新场景赋能要求,中关村科金以垂类大模型为核心,在关键领域实现“大模型+智能体”的价值闭环。例如在智能建养方面,《意见》提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日常巡查、检测监测、病害诊断、技术状况评定、养护决策等应用。中关村科金联合宁夏交建,基于得助大模型平台开发出全国首个交通基建垂类大模型“灵筑智工”。该模型基于上万篇国家及行业规范、历史工程技术文档训练,专业知识回答准确率较通用大模型提升40%。模型构建的工程技术文档写作、核算报表智能生成、数据智能分析等五大智能体,可在实际应用中将工作效率提升60%。相关项目荣获沙利文“中国生成式AI交通基建行业最佳应用实践”奖项。

着眼未来,中关村科金将以《意见》为指引,以垂类大模型技术为核心,将政策要求转化为“降本、提效、保安全、优体验”的实际价值,与行业伙伴共筑“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智能交通新生态。

责任编辑:聂慧敏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